解析:冬病夏治的原理及作用
“冬病夏治”療法是我國傳統中醫藥療法中的特色療法,它是根據《素問·四氣調神論》中“春夏養陽”的原則,結合天灸療法,在人體的穴位上進行藥物敷貼,以鼓舞正氣,增加抗病能力,從而達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冬病夏治是傳統中醫按照自然界變化對人體的影響,推算出氣血運行在每個節氣的變化,并依此制定出傳統的治療方法。根據“春夏養陽”的原則,由于夏季陽氣旺盛,人體陽氣也達到四季高峰,尤其是三伏天,肌膚腠理開泄,選取穴位敷貼,藥物容易由皮膚滲入穴位經絡,能通過經絡氣血直達病處,所以在夏季治療冬病,往往可以達到好的效果。如果在緩解期服藥治療,能夠鼓舞正氣,增強抗病能力,從而達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冬病夏治的中醫原理
冬病夏治是中國傳統醫學的一個重要特色,就是利用夏季氣溫高,機體陽氣較為充沛的有利時機,調整人體陰陽平衡,使一些宿疾得以恢復。中醫理論講的是陰陽五行,“天人一體”。祖國醫學認為“人與天地相參,與日月相應”,“一體之贏虛,消息皆通于大地”,也就是說季節的變化直接影響到人的健康。《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中說:“陰盛則陽病,陽盛則陰病。”說的是陰陽的對立失調,就會導致疾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