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西洋參,也是很傳奇。
西洋參本來不是中國的,早是生長于北美原始森林之中,17世紀法國的一個傳教士在我國東北期間,看到中國人對人參很重視,而且這個藥物藥效很好,于是他以“韃靼植物人參”為題,詳細敘述了人參的形態特征、藥用價值,并附有原植物圖。后來,在加拿大的法國傳教士拉費多在當地印地安人的幫助下,按圖索驥在原始叢林中找到了與中國人參形態極其相似的植物,這就是西洋參
所以,我們看到清代的王孟英他們使用西洋參,那都是國外進口的,直到1975年,我國才引種西洋參成功,現在東北等地都生產很多西洋參。
在中醫里面,西洋參性甘、微苦,涼。歸心、肺、腎經。
中醫認為補氣養陰,清熱生津。用于氣虛陰虧,虛熱,咳喘痰血,虛熱煩倦,消渴,口燥咽干?,F代醫學研究認為西洋參有抗疲勞、抗氧化、抗應激、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凝固性的作用,另外,對糖尿病患者還有調節血糖的作用。
西洋參應該說是中醫消化外來藥物的一個成功案例,本來是西方的植物,結果我們中醫見到它以后,很快通過實踐,發現它的功效,然后對它進行了性味歸經的總結,然后用于臨床。
西洋參與人參都是補氣的,但是人參溫,西洋參涼,滋補氣陰,所以不會上火。三七粉與西洋參粉混合起來,一方面三七可以化瘀通絡,另一方面,西洋參可以氣陰雙補,這對心臟是一個全面的養護,我有的時候,看到患者血虛,還會讓他配合服用龍眼肉,這樣,心臟的氣、血、陰、陽都得到補充,同時還有化瘀的三七保護,這對心臟來說真是一個幸福的事情啊。
其中不適合服用的,是當患者是因為水濕過剩,引起的濕邪蒙蔽心陽的情況,需要溫陽祛濕,這個方子就力不從心了。
另外孕婦不要服用,這也是一個注意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