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數西方國家婦女生殖道感染人群發病率在10%以下,印度、孟加拉、埃及婦女生殖道感染發病率52%--92%之間。我國趙更力等曾對已婚育齡婦女生殖道感染流行病學調查結果,累計發生率為46.5%,農民婦女生殖道感染發生率為51.7%,顯著高于其他職業育齡婦女。以上調查資料結果顯示,女性生殖道感染發生率與剃去陰毛的衛生習慣相關。
女性身上無體毛真的會克夫嗎?
女性患無毛癥,民間俗稱“白虎”;男性患無毛癥,民間俗稱“青龍”。不管是“白虎”或“青龍”,均被認為是不祥之兆,還說“患女克夫”,“患男克妻”。這種愚昧荒謬的迷信意識,不知給多少人帶來了無盡苦惱,斷送多少人的幸福,導致了多少人間的悲劇!
那么,我們應怎么認識這個問題呢?有的戀人情投意合,很快海誓山盟并踏入婚姻的圣殿,然而當新郎在新婚之夜發現新娘沒有體毛, 也沒有腋毛時,竟拉下臉面非執意離婚不可。
原來心心相印、難舍難分的濃情蜜意突然煙消云散,這是為什么呢?原來這位丈夫聽人說起過“女子無體毛、腋毛便是自虎化身,與之結婚會背運一世”。
在科學如此進步的今天竟有年輕人對封建糟粕如此深信不疑,實在令人難以置信。也有不少女青年月經來潮已多年,身體的發育也很正常,唯一的缺憾是沒有一根腋毛或體毛,結果她就連去公共浴室洗澡都不好意思,整日為此而羞愧和憂心忡忡,于是寫信詢問是否會影響婚后的性功能和生育。有沒有辦法讓她們長出體毛與腋毛呢?
為了回答這些問題及破除桎梏生命的封建迷信的枷鎖,有必要認真探討一下女性體毛(體毛與腋毛)的生長過程和機制。
體毛同汗毛、胡須一樣,由于個體的差異存在著有與無,疏與密的不同。而體毛的發生受性激素的制約。
一般女子在11~12歲,男子在14~15歲時,隨著器官不斷發育成熟,開始分泌性激素,以刺激體毛毛囊細胞內的一種特殊蛋白質(受體)而開始生長體毛。當體毛受體不健全時,體毛則稀少、柔軟,若生長受體闕如,則呈現無毛癥。
一般女性無毛癥大多是生理性,其體內沒有重要病變,也不影響健康和生育。但亦有因疾病引起者,如產后大出血、休克等引起腦垂體的壞死或動脈血栓的形成,而出現垂體功能的減退。
女性常發生毛發脫落,尤以體毛、腋毛更為明顯,眉毛亦可脫落。男性常見胡須稀少,萎靡不振等。但民間有認為“白虎”或“青龍”均為不祥之兆,有“患女克夫”,“患男克妻”的說法,這是一種荒謬和迷信的認識。
結語:那些感覺自己的內分泌失調的女性朋友,好先檢查一下自己的生活方式,一旦發現內分泌失調比較嚴重,應先去專業醫院進行激素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