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飲食,清淡為主
《內經》在治療思想上有“用溫遠溫,用熱遠熱,食亦同法”之論。遠,即避開的意義,強調治療上不僅要注意用藥的寒熱之性,還要注意季節的氣候特征,飲食 亦應如此。因此,夏季不應服太多溫熱性大的食物,如牛肉、羊肉、辣椒、荔枝、桂圓等。否則,一方面極易導致陽熱過盛;另一方面,由于夏季陽氣偏于浮于表, 胃腸的陽氣并不足,很容易導致消化不良引起的腹部脹滿、腹瀉等病癥。所以古人認為夏季是難養生的季節,一則暑熱外蒸,一則腹內陰冷,飲食稍有不慎,極易 罹患腹瀉。
當然,《內經》雖然主張夏季的飲食不能過熱,同樣亦不可過多寒涼。因為夏季雖然體表陽熱之氣偏盛,但體內的陽氣并未亢 盛,大量食入冷飲、瓜果等同于毀損人體的陽氣,這就違背了“春夏養陽”的養生思想。因此,在夏季,飲食應以清淡為上,以蔬菜、谷類食物為主,可以多食用粥 類食物,避免過分的寒涼與溫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