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吃粽子講究多 健康過端午重要
端午節即將到來,吃粽子、賽龍舟、插艾葉是民間慶祝端午必不可少的方式。特別是美味可口的粽子,更是家家戶戶美食。一些商家擺各種各樣的琳瑯滿目的粽子讓人眼花繚亂,肉餡、水果餡、果醬餡、棗餡、栗子餡等數不勝數,粽子清香淡雅,軟糯滑膩,口味多樣,頗受人們喜愛。但吃粽子有很多講究,食用不當就會直接影響您的健康。
1、粽子不可貪食。粽子清香淡雅,軟糯滑膩,口味多樣,頗受人們喜愛。然而,制作粽子的原料糯米,油性及黏性較大,過量進食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并由此產生胃酸分泌增多、腹脹、腹痛、腹瀉 等癥狀,所以不可貪食。
2、粽子的品種很多,肉粽及豬油豆沙粽含有較多脂肪,屬油膩食品,高血脂、動脈硬化、高血壓、冠心病患者食用后,會增加血液黏稠度,影響血液循環,加重心臟負擔和缺血,容易誘發心絞痛和心肌梗死,因而不宜食用。
3、消化功能弱者慎食 。粽子蒸或煮熟后,能釋放出一種膠性物質,進食后會增加消化酶負荷,兼之其性溫滯氣,吃多了會加重胃腸負擔,故患有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的病人好不食或少食。另外,老年人和兒童以及消化功能較弱者,也應慎食,以免影響消化及正常飲食。
4、睡前兩小時好別吃粽子。粽子大都是用糯米做成的,黏度高、不易消化,且缺乏纖維質,含過多的脂肪、鹽、糖。例如一個普通的咸肉粽子,含米量約一至一碗半的飯,熱量約為400~500卡路里。因此,專家建議,吃粽子,女性一天好不要超過3個,男性好不要超過5個。吃粽子的同時,搭配蔬菜、水果可幫助腸、胃蠕動,而且可以避免因吃粽子引起的腸、胃道消化不良。此外,睡前兩小時好別吃粽子,不要碰含水分很多的寒性瓜果類,比如西瓜,以免造成腹瀉或腹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