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的跳繩方法
兩手分別握住繩兩端的把手,通常情況下以一腳踩住繩子中間,兩臂屈肘將小臂抬平,繩子被拉直即為適合的長度。
跳繩時要用前腳掌起跳和落地,切記不要用全腳或腳跟落地,以免腦部受到震動。當躍起時,不要極度彎曲身體,要成為自然彎曲的姿勢。跳時,呼吸要自然有節奏。
向前搖時,大臂靠近身體兩側,肘稍外展,上臂近似水平,用手腕發力做外展內旋運動,使兩手在體側做畫圓動作。每搖動一次,繩子從地面經身后向上向下,回旋一周,繩子轉動的速度和手搖繩的速度成正比,搖動越快,則繩子回旋越快。
這里推薦給初學者一套跳繩的漸進計劃:
初學時,在原地連續跳3分鐘;3個月后可連續跳上10分鐘;半年后每天可實現“系列跳”(如每次連跳3分鐘,共5次),直到一次連續跳上半小時。一次跳半小時,就相當于慢跑90分鐘的運動量,到時你一定會驚喜跳繩帶給你的變化。
跳繩小貼士:
應穿質地軟、重量輕的運動鞋,避免腳踝受傷。
繩子軟硬、粗細適中。初學者通常宜用硬繩,熟練后可改為軟繩。
選擇軟硬適中的草坪、木質地板和泥土地的場地較好,不要在硬性混凝土地面上跳繩,以免損傷關節,引起腦部震蕩。
跳繩時須放松肌肉和關節,腳尖和腳跟須用力協調,防止扭傷。
體重較重者宜采用雙腳同時起落。同時,上躍也不要太高,以免關節因過分負重而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