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狀皰疹的典型表現
帶狀皰疹的典型表現可以用“串燒”來形容,“串”是指皰疹呈帶狀分布,“燒”是指神經痛具有燒灼感。帶狀皰疹是一種以沿周圍神經分布的群集性皰疹為特征的病毒性皮膚病。早期癥狀為發熱,局部皮膚敏感及灼性神經痛,繼而出現威簇的丘疹和皰疹,循神經分布排列成帶。一般在神經痛3~4天或稍后即發生皮疹,但亦有神經痛5~6天后才發生皰疹者。病程一般為1~2周,水皰干涸、結痂脫落后留有暫時性淡紅斑或色素沉著。帶狀皰疹一般一生只發生1次,少數免疫功能低下者可發生2次以上。約有10%的患者病愈后出現神經痛癥狀,乃是由于病毒感染后神經損傷未恢復所致。60歲以上老年患者神經痛發病率高達50%~70%。
帶狀皰疹的非典型表現
因帶狀皰疹發病前期病毒侵犯神經系統,出現與其他疾病類似的疼痛癥狀,因此很容易被誤診。帶狀皰疹通常容易與以下疾病混淆:①表現為腹痛的患者被誤認為是膽結石或闌尾炎:②表現為牙痛或耳周圍腫痛者被誤認為是牙病或腮腺炎。⑨表現為劇烈胸痛者被誤認為是心絞痛。④表現為關節疼痛者被誤認為是關節炎。⑤腰部的帶狀皰疹者被誤認為是腎或輸尿管結石。⑥骶部的帶狀皰疹者被誤認為坐骨神經痛。
TIPS:特別提醒
部分老年人以局部疼痛為首發癥狀;因遲發性出疹,故早期未見典型皰疹或皰疹“姍姍來遲”。老年人切不可掉以輕心,應及時就診,以免貽誤病情。
帶狀皰疹的治療
抗病毒 可遵醫囑服用阿昔洛與或伐昔洛韋,注意遵醫囑按療程服用:也可以使用干擾素、聚肌胞等輔助治療。
減疼痛 患者若神經痛嚴重,醫生會給予止痛劑,如阿司匹林、消炎痛、布洛芬等,以及營養神經藥物,如維生素B1、維生素B12等。
護皮膚 局部皮膚護理可采用酞丁胺擦劑或爐甘石洗劑外搽:糜爛者涂百多邦、或涂新霉素糠餾油糊劑。
解“遺痛”皰疹痊愈后,可遵醫囑使用口服給藥法治療“后遺痛”:藥物主要包括非甾體類抗炎藥、抗抑郁藥、抗癲癇藥等。另外,神經阻滯療法、中醫中藥療法均有一定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