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肌肉、關節疼痛的病因很多,可哪些疼痛才是由風濕病引起的呢?
發作于咽痛后1-4周的關節痛,應首先考慮是由于細菌感染引起的風濕熱;如出現手、足的對稱性疼痛,早晨起來雙手握不上,活動后僵和疼就會好一些,就應考慮類風濕關節炎的可能;如果青年女性出現不明發熱、關節痛,伴隨脫發、面部出現蝴蝶一樣的紅斑,日曬后加重等癥狀,就應警惕紅斑狼瘡;如果青年男性出現腰背部疼痛,夜間或早晨起來較重,活動后能夠減輕,或伴有腳后跟、雙臀深部疼痛,就應警惕強直性脊柱炎的可能。
若老年人、絕經后的肥胖女性出現關節疼痛,或因職業的關系而長期、過度使用某些關節,如紡織工人的手,芭蕾舞演員的腳等出現的疼痛,休息后能夠減輕,就應想到是否為關節軟骨病變,骨質過度增生,引起俗稱的“骨刺”;或于飲酒及暴食后夜間突然發作的腳趾劇烈疼痛,而且又紅又腫,就應首先考慮急性痛風性關節炎,就是平時所說的“吃出來的關節痛”.
若出現肌肉、關節疼痛,并且手、腳都抬不起來,走路沒力氣,早晨起來洗臉、梳頭都抬不起手來,就要考慮肌炎的可能。
以上是一些常見的風濕病疼痛癥狀,但不代表所有疼痛癥狀都屬于風濕性疾病,所以患者一旦出現疼痛癥狀,不可盲目自主用藥,應及時到正規大醫院就診,查明病因,采取有針對性地及早治療,以防延誤病情,造成不可彌補的損失。
有風濕疼痛的患者,日常生活要多注意:
1.避免風寒濕邪侵襲。要防止受寒、淋雨和受潮;關節處要注意保暖,不穿濕衣、濕鞋、濕襪等;不要貪涼而暴飲冷飲;不要臥居濕地等。另外,勞動或運動后,不可趁身熱汗出未干便入水洗浴;被褥、床墊應勤洗勤曬,以保持清潔和干燥;勞動汗出,里衣汗濕后應及時更換洗凈,并開窗通風,以通氣去濕。
2.加強鍛煉。在病情許可情況下,可以適度進行運動,比如打太極、散步、爬山等。
3.冬季清晨起床時要注意保溫。陰冷天氣會造成人體免疫力下降,血液向人體重要器官收縮,關節等部位就得不到足夠的血液進行保暖。好的方法是睡覺前用熱水泡腳,促進下肢的血液循環。
4.補充足夠的營養很重要。因為風濕病患者常因關節疼痛、活動減少等因素影響食欲與消化功能。
結語:溫馨提示,風濕疼痛一般都是由于年輕時,習慣用冷水洗手,洗澡,而導致的,特別是夏季時,男性喜歡用冷水洗澡沖涼,這樣是不可取的。(文章原載于《養生保健指南》,刊期:2012.04,作者:鄭知剛、肖艷、曾帥,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三九養生堂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