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p1:詢問病史
醫生首先要詢問病史:準媽媽的出生年月、工作單位、學歷、住址、電話等一般情況(準爸爸的情況也要提供):平時的月經周期(月經來潮間隔日期)及經期(行經日期,以及未次月經的日期,以計算出預產期;婚育史(包括以往流產、早產、分娩以及其他與妊娠有關的疾病):現有和既往疾病史有無急慢性疾病發生,治療及愈后情況;如甲亢甲減是否服藥,何時停藥等):家族史,主要是遺傳病和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家族史;手術外傷史等等。病史的詢問非常詳細;甚至讓準媽媽覺得啰嗦,這樣做主要是為了全面了解準媽媽及其丈夫的情況對不同人群要區別對待。比如年齡大于35歲的高齡孕婦,需要進行產前診斷;而對合并急慢性內外科疾病的準媽媽需要認真評估是否需至相關門診進行咨詢、檢查,判斷能否繼續妊娠。
Step2:系統體格、產科、專科檢查及骨盆外測量
建大卡時的第二個重要內容就是進行一次系統的體格檢查。包括體重血壓,身高,營養狀況,有無浮腫,心肺、肝、脾、乳房、脊柱四肢等的一般檢查。另一項重要的體檢內容是產科專科檢查,包括宮高、腹圍的測量胎心聽診,胎方位的判斷(懷孕孕周太小時可能無法測量);然后進行陰道和宮頸的檢查,了解陰道和宮頸是否有炎癥;宮頸糜爛程度,有否先天畸形(如陰道縱隔,磺隔,雙宮頸等)。取陰道宮頸分泌物做檢查,主要色括白帶常規,細菌性陰道病檢查( BV):衣原體和支原體檢測,宮頸涂片是脫落腫瘤細胞檢查(宮頸刮片,現多為LCT或TCT檢查),進一步了解呈頸和陰道病變情況。如有陰道炎等急性炎癥,醫師就會給出藥物進行治療,如霉菌性陰道炎可以引導使用凱尼丁,支原體衣原體陰道炎可以服用阿奇霉素等。宮頸的檢查有時由于宮頸本身的炎癥;在刮片時可能有少量出血,一般幾天內可以停止,如有血不止,或者量較月經量多時應至醫院再次檢查。后要進行骨盆外測量,初步了解骨盆的情況,判斷有否陰道分娩的可能性。骨盆外測量有異常者,需在臨產前進行骨盆內測量檢查決定是否需要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