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炎的中藥治療方法
食管炎是指食管發生炎癥的疾病。通常以胃液返流所斂的返流性食管炎為多見,其他尚可見到因口、鼻、咽部的慢性病灶,慢性肺、心、肝疾患引起的食管靜脈瘀血而導致的食管炎。食管炎的臨床表現主要為胸骨后或心窩不適、灼熱疼痛、噯酸,在食物通過時誘發或加重,且與體味有密切的關系,平臥或俯腰時加重,而站立或坐位或服制酸劑后可以減輕或緩解。食管炎以胸骨后或心窩部灼熱疼痛、吞咽困難、嘔吐為主要特征,屬中醫“噎嗝”、“嘔吐”等范疇。中醫常采用清熱化痰,和胃降逆為主的治療方法。
方1
主治:返流性食管炎
配方:綠茶10g,銀花10g,茉莉花10g。
用法:水煎服。
按語:本茶方功能清熱解毒,芳香辟穢,和中降逆。其中綠茶清熱利濕,抗菌消炎,除煩止渴;銀花清熱解毒,宜散風熱;茉莉花理氣解郁,和中辟穢。二者合用之,對治療返流性食管炎具有較好的療效。
食管炎的發生,多因嗜酒無度,恣食辛辣,釀痰生熱,痰熱內蘊,胃失和降,氣逆于上,發為嘔吐,吞咽梗阻,胸骨后灼熱疼痛。因此,患者應在治療的同時注意生活調養,避免進食刺激性食物,戒煙禁酒,低脂飲食,少食多餐。由于返流在晚上半臥位時顯著,故睡前4小時內不宜進食,以使胃內容物和胃壓減到低程度;睡眠時還可抬高床頭,以減少胃酸返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