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的生活節奏
日前,英國《每日郵報》刊載專家的文章指出,平日生活節奏會直接影響人們的健康狀況,應學會快慢有節,張弛有度。有關醫學研究表明,呼吸、喝水、吃飯等行為都有佳節奏。
呼吸
佳節奏:一呼一吸用4-6秒。研究發現,書法家、太極拳師以及性情溫和的人,呼吸節奏是緩慢而深沉的,他們的平均壽命普遍較長。
中國中醫科學院教授楊力:正確的呼吸方法要做到四個字:深、長、勻、細。深,深呼吸,一呼一吸都要到頭,長時間盡量拉長;勻,呼與吸之間的速度要保持均勻;細,要像一條線似的慢慢將濁氣呼出。注意用鼻而不要用嘴呼吸。初練階段,晚間睡覺時躺全身放松。呼氣時略屏氣,呼氣間是吸氣的3-4倍。呼完后不要上吸氣,應緊接著稍稍屏氣,然后再吸氣。就這樣“吸一呼一屏”循環,直至不知不覺地入睡。
吃飯
佳節奏:一口飯嚼20次。衛生部老年醫學研究所原所長高芳重:一口飯好嚼20次以上,老年人則應咀嚼25-50次,才能給飲食中樞足夠的興奮時間,幫助食物消化。細嚼慢咽可增加唾液的分泌量,與食物充分混合,增進營養的消化吸收。
喝水
佳節奏:跟著心跳喝。合理的喝水方式是,每次100-150毫升,時隔為20-30分鐘,這樣才能使心臟有規律、平穩地吸收進入人體內的水分。運動后好過幾分鐘,等心臟跳動稍微平穩后,再接著小口地喝些溫開水。上班族每天工作半小時就要休息一會兒,并喝100毫升左右的水:室外工作者好隨身攜帶水杯,稍微口渴就喝;老人則應該在家定個喝水時間表,不妨上個鬧鐘,至少每小時提醒一次,每次喝幾口水。
北京醫院心內科主任醫師沈瑾:喝水時應特別注意喝的頻率和量。特別是洗完熱水澡以后,身體受熱,血管擴張,血流量增加,心臟跳動也比平時快些,不應大量喝水或喝的過快。運動過后,也不宣一次性大量飲水。因為這時的胃腸血管處于收縮狀態,需要一個恢復過程,立即大量飲水會導致肚子發脹,影響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