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測血壓為何測不準
不少高血壓患者的家里都購置了血壓計,方便自行檢查血壓。但是常常有這種情況:患者自測的血壓數值與醫務人員所測的不一致,有時,甚至還相差很遠。這是為什么呢?
原因有以下四點:
一、受檢者上臂與心臟沒放在同一水平線上。一般測血壓要采取坐位,雙腳平放地面,背靠椅背,上臂裸露,桌椅高矮要適宜,使上臂中點處于與心臟水平的位置。如果上臂位置過高,測得的血壓值就會偏低;如果上臂的位置過低,測得的血壓值就會偏高。
二、測血壓時水銀柱打得太低。比如只打到170~180毫米水銀柱,這時雖然聽診器內無聲了,但這有可能是心律不齊患者兩次心跳之間出現較長的間歇。
三、放氣的速度不恰當。一般來說,放氣的速度以水銀柱每秒下降2~3毫米為適宜。放氣太快容易使測試者反應不及,產生誤差。放氣太慢則使前臂積聚淤血,造成舒張壓讀數增高。
四、測一次所得的結論,可能不準確。測量血壓應反復數次,取其穩定值為實際血壓。測第一次時,數值通常偏高,而第二、第三次一般較穩定。應在放氣后休息30秒,再測一遍。兩次讀數的平均值即為測得的血壓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