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充營養,關節才會更健康
人體關節由軟骨、關節囊膜、關節滑液和韌帶等組成,骨骼兩端的軟骨可以保護骨頭,避免骨頭的磨損。
其中膠原蛋白占去了90%的軟骨組織干重。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膠原蛋白的合成能力逐漸減弱,關節的磨損如得不到修復,久之形成炎癥,產生疼痛感。而補充適量的膠原蛋白,可以維持人體自身軟骨組織的自動生成機制,保護關節免于磨損和毀壞,減緩關節疼痛。
臨床研究表明,每日攝入5~6克膠原蛋白可減輕膝或髖部骨關節病患者的疼痛。
因此,適當地補充膠原蛋白,能在軟骨組織中合成大量的膠原纖維,修復那些磨損的軟骨,并為新生的軟骨提供充足的營養。在歐洲,食用膠原蛋白來達到保健關節的做法已有幾百年的歷史,深受人們的歡迎。
食補膠原蛋白難達效果
人們常見的許多食物中都含有膠原蛋白,例如:牛蹄筋、豬蹄、豬皮、雞翅、雞皮、魚皮及軟骨等都是富含膠原蛋白的食品。
漢代名醫張仲景則創有一個“豬膚方”,指豬蹄有“和血脈、潤肌膚”的作用,其依據就在于豬皮等肉皮中含有珍貴的膠原蛋白。
但是經常食用這些富含膠原蛋白的食物,會對人體造成影響,例如,肥胖、血脂增高等。想通過日常進食而補充膠原蛋白的量是有限的,中老年人還得選擇適量服用膠原蛋白類的保健品才能夠對機體提供幫助,達到身體所需用的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