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瘥后防復
瘥后,是指疾病的基本證候解除后,到完全康復的一段時間。這一時段的患者往往有以下特點:陰陽未和、正虛邪戀、體用失諧。如處置不當,則易導致原病復起或另起他病,稱為復病。風濕病的瘥后復病有感復、勞復、食復、藥復等幾種情況。癱后應注意扶正強衛、謹避外邪,以防感復;應避勞神、防體勞,忌房勞,以防勞復;應慎進飲食、適當忌口,以防食復;應避免迭進大補、壅正助邪,避免不辨寒熱、與證相悖,避免一有療效就過早停藥等,以防藥復。另外,生氣損傷也易引起風濕病復發。風濕病是一類容易反復發作的疾病,瘥后若能正確調治、謹慎從事,則能減少復發。
俗話說“有病三分治七分養”,達話尤其適用于像風濕病這樣慢性病。臨床經常會遇到一些病人在季節交替、感冒發熱后、外傷、勞累、月經期、流產后出現的關節腫痛加重,這是風濕病復發或反復的表現。風濕病一旦明確診斷后,除長期正規藥物治療外,還要加強全身的身體鍛煉。如散步、多曬太陽、打太極拳等;生活起居規律,多食骨頭湯、黑木耳、咸鴨蛋及蛋白質豐富的食物,少食那些易引起身體不適的刺激性食物;預防發熱感冒、外傷等感染,月經期注意保暖,生活衛生,防止流產等。一般每年在季節交替前服用中藥調理一段時間,提高機體的抗邪能力,預防病情再復發;同時要保持有良好心情和精神狀態,挖掘自身的免疫潛力,積極抗擊風濕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