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醫治療風濕病的不同
中西醫的根本區別不是在于形式,而是治病的思想方法的不同,即理論體系不同。兩者具體的區別在于整體和局部、宏觀和微觀。中醫(屬傳統醫學)把人看成一個完整的系統,是一個始終處于相對平衡狀態的有機生命體。這個生命體本身有自我防御、自我修復功能。因此,中醫的主要工作,就是激發生命體的潛在能量,發揮人體自身力量來治療疾病。而西醫(現代醫學)則把每一個病癥看成具體而微的,仔細研究每一個病癥的特點,并針對病因進行直接治療。
中醫的用藥也與西醫完全不同,中醫對于相同的病不同的人,用藥是不同的,同一個人在不同的患病時期用藥也是不同的,是根據病人當時的情況綜合考慮,靈活運用。中醫辨證論治中有“同病異治,異病同治”之說,對證用藥有“一病多方”,“多病一方”的招數。如同為關節疼痛,病讓有寒證和熱證的不同,治泫有溫經散寒止痛與清熱通絡止痛之分。中醫臨床治療強調“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攻實補虛,扶正祛邪。中藥也以天然草藥為主。中醫用藥有“君、臣,佐,使”之說,靈活多變,尋求佳組合,大限度減輕毒副作用。中醫的醫學模式涉及生物、心理、環境等。
中醫治療風濕病大優勢是辨證治療。診斷風濕病是一個復雜的過程,而中醫醫師可以通過辨證施治做出中醫診斷給予治療,并且往往能取得良好的效果。還有一些患者在大劑量、長期使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劑后,會出現很多不良反應,減藥或停藥過程中病情易反復。而中藥通過全身調理則可以明顯減少藥物不良反應和激素減量時病情的反跳。對于一些西藥過敏的或已經不能再使用西藥的患者,中藥治療則更為重要了。現在人類對風濕病的解決方法雖然多,而且療效迅速,但副作用有時比原發病更重,更能影響人體健康。
關于免疫功能的調整,目前,人類還沒有找到一種藥物或方法能在較短時間內使紊亂的機體免疫功能恢復至正常狀態,但是,在長期的臨床實踐和辛勤的研究中,人們已經發現了不少能對機體的免疫功能發揮良好刺激作用的藥物和因素,如精確的中醫藥辨證論治、針灸的辨證治療,良好的精神狀態、健康和諧的環境、適宜的運動及合理的飲食等。其中的中醫藥辨證論治較為重要,已經被人多數學者接受,并形成了共識,因為它不但效果確切,而且副作用小或無副作用。但要強凋兩點:其一是中醫藥必須辨證論治,絕不能用一方一藥食用所有風濕病人,其二是湯藥難煎難吃,須進一步改為現代易服用的劑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