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藥前告訴醫生四件事
高血壓、糖屎病、關節炎等慢性病患者拿到處方時。常會問“這藥效果咋樣”,醫生的回答往往是“先吃一段時間再說”。這可不是醫生不負責任,而是因為影響藥物發揮作用的因素實在太多,醫生必須觀察一段時間才能得出結論。針對這個現象,美國《預防》雜志列出了就診時必須告訴醫生的事,以便協助他們開出適合患者的藥。
生活習慣。“每個人的肝腎功能、遺傳因素,甚至生活習慣都會影響醫生對藥物的選擇。”俄勒岡州衛生科學大學循證醫學專家瑪莎·格瑞博士介紹,以輕度高血壓為例,對超重或輕度肥胖患者而言,只要堅持鍛煉、合理飲食,將體重減少5-10斤,血壓就很有可能恢復正常。
用過的藥。有時血壓增高是因為服用某些藥物引起的。將自己的用藥史告訴醫生,不但能幫醫生找到病因,還能方便醫生開出適合你的藥。例如,如果你之前沒吃過降壓藥,那首先可以考慮用利屎藥降壓,這類藥物能通過促進排鈉,從而降低血管張力。格瑞說:“很多高血壓病人只用利尿藥就能把血壓降低到130/90mmHg,甚至更理想的120/80mmHg,而且副作用很少。”
得過的病。如果單用利尿藥無法有效降壓,就要考慮聯合其他藥物。你是否得過其他疾病,也會影響用藥選擇。例如,同時患有糖尿病或腎病的人,應該優先考慮加用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ACEI),因為這類藥物可以保護腎臟。
病情變化。高血壓雖然屬于“慢性病”,但急性發作時也會危及生命。因此,對病情的變化也要“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一旦收縮壓達到160mmHg,或舒張壓達到100mmHg,需立刻聯合用藥迅速減壓,患有冠心痛的高血壓患者,可以在利尿藥的基礎上加用能減慢心率的β受體阻斷藥。
結語:你的家里備了哪些藥呢?消炎藥、感冒藥都是必備的藥品,其他的可以據情況而定,你是怎么做的呢?(文章原載于《中外健康文摘》,刊號:2012.03,作者:遼一/佚名/易林/肖永紅/杜懷蓮/魏婧,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三九養生堂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