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策略二:危險分層
根據危險分層來實施相應的預防策略,一般分為三層。
1.大手術后第一次下地突然暈倒或者上不來氣,十有八九是肺栓塞;髖關節或者膝關節置換術后發生下肢靜脈血栓的比例也高達50%。這類患者雖然血栓形成發生率高,但一旦痊愈,等于解除了危險因素,復發的風險反而不大,一般口服華法林3-6個月就夠了。
2.如慢性病長期臥床患者,突然出現不好解釋的呼吸困難或者低血壓,臨床檢查又不像心衰等問題,就應該想到可能發生了肺栓塞。這類患者雖然血栓栓塞發生率沒有那么高,但危險因素很難完全消除,往往持續存在,口服華法林的時間需要6-12個月。
3.這類患者復發的風險高,一旦發生靜脈血栓栓塞,口服華法林的時間至少是1年,如果停藥后短期內又復發甚至服藥過程還發生靜脈血栓栓塞,那就需要長期甚至終生使用華法林抗凝了。簡而言之,作為患者,年齡越大、病越多和越重、越是臥床不動;或者手術越大、持續時間越長,發生靜脈血栓栓塞的風險就越大。作為醫生,應根據患者危險分層情況事先采取預防靜脈血栓栓塞的措施,避兔患者因靜脈血栓栓塞導致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