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壽寶典 生活中必用的3種健康技巧
常做通絡操護胃又健腰
搓腰 :坐姿或站姿,上身直立,兩手虎口分別貼在腰間,上下均勻用力來回搓揉腰部50-100下。因為腰部上有志室、腎俞、帶脈等多個通絡穴位,進行相應的刺激有通絡活血,理氣健脾,曖胃舒腸,促進排泄等作用。
推胸:用大拇指指腹部按住肋骨交匯的“心窩”處,順著人體中心線,從下往上推,直到鎖骨的中心交匯點,其間可左右手交換進行,每次推拿50-100下。
通過推拿此部位的膻中、步廊、巨閥、氣舍、俞府等穴位,有消郁除結,解悶舒氣,寧心安神,調控血壓等作用。
叩背: 反手自然握拳,從上往下叩擊背部50-100下,用力要適度,動作要協調,兩手可互相交換。通過刺激背部胃俞、腎俞、懸樞、命門、腰陽關等穴位,促進氣血運行,舒展經絡,調節臟腑,強健腰骨,預防骨質疏松。
拍打膝蓋治腿疼
雙手并攏,掌心成碗撒;站立,雙腳分開與肩同寬,雙手舉到胸前約與下巴同高的位置,肘關節稍微彎曲;然后膝蓋彎曲、身體下蹲,同時雙手手臂伸直、向下用力,使雙手拍擊在膝蓋上;接著把身體直起來,再下蹲拍擊,重復進行。拍打過程中,手一定要把膝關節扣住,而且一定要用力。一般拍四個八拍,早晚各1次。拍打后,你會感到膝蓋和手掌都是火辣辣的。剛開始拍打時,會有一些不適,繼續拍打幾天就會自然好轉。
通過拍打,可以使腿局部溫度升高,血液循環加快,能有效緩解膝蓋的一些不適,比如膝蓋發軟、不明原因的疼痛等。同時,對改善手掌的血液循環也有非常好的作用。
老人春天愛睡覺當心是心血管病的預兆
人們常說“春困秋乏”,在漸暖的春季,我們時常覺得懶洋洋,容易犯困,這是因為春天氣溫適中,大腦受到的冷熱刺激減少,腦神經細胞興奮性降低。值得注意的是,老人常犯困可不要大意。
老年人自然睡眠時間減少,如果常出現嗜睡犯困,可能是某些疾病的征兆,如糖尿病、血脂異常、高血壓,心血管病變、低血鉀等。覺得犯困的老人,好觀察是否伴有其他癥狀,如頭暈、頭痛、口干口渴、肢體活動不便等,如果癥狀明顯,建議到正規醫院進行檢查治療。即便只是單純的春困,通過增加睡眠來克服也效果不大。睡得過多反而會進一步降低神經細胞的興奮性,使人越睡越困。
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堅持早睡早起,每天午飯后睡半小時左右;多到戶外呼吸新鮮空氣,在室內時注意通風;多吃水果或者喝點綠茶。還可以適當來點刺激,比如困倦時可聞聞清涼油,聽些節奏感強的音樂,冷水洗臉、用鹽水泡腳也是有效的方法。另外,穴位按摩也可以:每天早晚按摩太陽、風池、內關等穴位3-5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