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和柔的變換,從神與氣上來講,是通過隱與顯表現出來的,隱則為柔,顯則為剛。
從姿勢上講,是通過開與合表現出來的。合則為柔,開則為剛(即蓄則為柔,發則為剛)。
在運勁過程中表現為柔,在運動到落點時表現為剛。因有神氣的隱顯與姿勢的開合,剛柔就能夠充分的表現出來。
落點是運動到達盡頭之點,是神顯與氣聚之處,所以表現為剛。除此之外,運氣轉換過程則宜用柔法。
陳氏太極拳的每個動作都是有開有合,每個開合動作都有運勁、有落點,落點要用剛勁,其它都用柔勁,以做到剛柔相濟。
這是做到剛柔相濟必須掌握的原則,也是練習避實擊虛,蓄而后發,引進落空,松活彈抖的基礎。
五、意識、呼吸、動作三者密切結合
陳氏太極拳是內外兼修的內家拳術,內家拳的動作都是在意識的引導下進行的。
意:即心意、意識。陳鑫《拳論》說:“打拳心為主”,“妙機本是從心發”,“運用在心,此是真訣”。
“以心為主,而五官百骸無不聽命”。“問:運行之主宰?曰:主宰于心,心欲左右更迭運行,則左右手足即更迭運行;心欲用纏絲勁順轉圈,則左右手即用纏絲勁順轉圈;心欲沉肘壓肩,肘即沉、肩即壓;
心欲胸腹前合,腰勁塌下,襠口開圓,而胸向前合,腰勁剎下,襠口開圓,無不如意;心欲屈兩膝,兩膝即屈,右足隨右手運行,左足隨左手運行,兩膝與左右足皆隨之,不然多生疵累,此官骸不得不從乎心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