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離疼痛的飲食計劃
怎么吃能避免發炎、疼痛發作?簡單地說,就和營養專家們平時一直極力推薦的飲食方法并無不同。
第一步增加攝取Omega-3脂肪酸
吃鯖魚、鮭魚、鮪魚、鱈魚等深海魚,一周2~3次。每次吃不同種魚類,以減少累積重金屬毒物的風險。使用橄欖油、亞麻子油,或適量吃一些核桃,減少攝取動物性油脂及玉米油、葵花(子)油、人造奶油(氫化植物油)。盡量也少吃加工食品。
第二步多吃不同種類蔬果和豆類、全谷類食物
色彩多樣的蔬果富含各種植物性化學物質,可以有效預防發炎反應。每天至少吃3種新鮮蔬菜及2種水果。各種豆類及未精制的全谷類食物富含維生素E,也有對抗發炎的效果。
第三步善用辛香料
換個口味,在涼爽的秋天準備幾道異國風情的咖哩料理。
用姜煮湯、炒菜增添香味,天冷時,吃一些姜還能去除寒氣。
食物雖然不比藥物,一吃立刻見效,但有時它帶來的鎮痛效果,遠比藥物讓人舒服、安心。下次疼痛再犯,不妨試試這些食物,進而由根本做起,調整飲食內容,讓疼痛不再如影隨形。
偏頭痛,小心這些食物!
食物可能是誘發頭痛的危險因子,但許多人沒注意到。食物里的某些化學物質會直接影響一些體質敏感人的腦部,引起神經、血管的變化,進而造成頭痛,例如,刺激血管收縮,使血流不順暢、腦部缺血,或者使血管擴張、發炎,頭痛就接踵而來。
如果你也是習慣性偏頭痛的一員,請少吃下面的食物:
加工肉品香腸、火腿、熱狗、培根等加工肉品會添加硝酸鹽或亞硝酸鹽來防腐、增色、抑制毒菌,而這兩種化學物質被證實會誘發頭痛。發作時,會有類似血管跳動的脹痛,太陽穴處會痛得特別厲害。
含胺食物有些人吃了一條巧克力棒、喝了一些紅酒,數小時之后,頭就隱隱作痛。因為這些食物里的化學物質酪胺會讓身體釋放腎上腺素及血清素,造成血管收縮,然后擴張,引起頭痛反應。
研究發現,容易引起麻煩的食物是巧克力和紅酒。
其他要小心的還有乳制品(尤其是乳酪)、腌燻的魚和肉類、加酵母的食物(如面包、蛋糕)及堅果等。
不過,并不一定上述的每種食物都會引起你的偏頭痛,你可能需要一些時間和經驗去找出誰才是罪魁禍首。如果一吃完某種食物,數小時后就發作的情況常常出現,建議你好將這種食物從飲食中剔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