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內容
隨著從事低頭工作方式人群增多,造成頸椎病發病率不斷上升,呈現出越來越年輕化趨勢,在我國頸椎病發病率高,達到8.1%-19.1%,頸椎病定義為頸椎間盤退行性改變,及其繼發病理性改變累及周圍組織結構,包括神經根、脊髓、椎動脈、交感神經出現臨床表現,僅有頸椎退行性改變而無臨床表現稱為頸椎退行性改變。
國內通常將頸椎病分為頸型、神經根型、脊髓型、交感型、混合型,患者通常出現頸項強直疼痛,整個肩背疼痛,出現椎間盤退變突出,骨錐形成等原因在椎感內或椎間孔處刺激或壓迫頸神經根,出現沿受累神經根走形,支配區域上肢放射性疼痛或合并、麻木、乏力被稱為神經根型頸椎病。
當脊髓嚴重受壓,多數患者首先出現一側或雙側四肢麻木,逐漸出現下肢膈肌肌肉發緊,抬步慢不能快走,雙腳有踩棉感,嚴重者雙手精細活動受限,軀干部感覺異常,步態不穩,行走困難,大小便異常即脊髓型,可造成肢體癱瘓,因而致殘率很高。
( 養生 )
本文由江蘇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創作,著作權屬于江蘇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專家: 王旸
發布:2024-12-31
專家: 甘照宇
發布:2025-01-01
專家: 張雅莉
發布:2024-12-31
專家: 張章
發布:2024-12-31
專家: 杜正光
發布:2024-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