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長:泌尿系統、腫瘤、結石、前列腺增生、包皮過長、尿道狹窄等常見的疑難復雜疾病的治療。
向 Ta 提問
-
女人小便帶血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女性小便帶血通常多考慮是由膀胱炎引起的,不過也不能排除腎小球腎炎、腎盂腎炎等情況。明確小便帶血的具體原因后才能進行相應治療。 一、膀胱炎:要是不注重私處衛生,就可能導致細菌逆行向上從而感染膀胱,進而引發膀胱炎。膀胱炎一般會有尿頻、尿急以及小便帶血等表現。 二、腎小球腎炎:如果體內存在慢性炎癥或是身體免疫力相對較低,有可能使腎小球遭受細菌感染而引發腎小球腎炎,常見癥狀包括血尿、蛋白尿以及血壓升高等。 三、腎盂腎炎:腎盂屬于上尿路,當腎盂受到逆行向上的細菌感染時,就可能引起腎盂腎炎。這時可能會出現發熱、尿頻、尿痛等癥狀,而當細菌感染致使小血管破裂時,血液或膿液便會隨著小便排出。 【風險提示】此外,女性小便帶血還可能是由腎結石或尿道結石導致的。建議在出現小便帶血的情況時,及時前往醫院檢查病因并進行治療。同時要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免讓病情加重。
2025-04-24 12:07:15 -
包皮腫起怎么辦
如果出現包皮腫起,可能是包皮過長、包莖、包皮龜頭炎、過敏等原因引起,應注意個人衛生,避免刺激,及時就醫,明確病因并治療。 1.注意個人衛生 保持包皮及龜頭的清潔,每天清洗,避免使用刺激性的清潔劑。 2.避免刺激 避免摩擦、搔抓或過度性行為,以免加重癥狀。 3.就醫診治 如果包皮腫起伴有疼痛、瘙癢、分泌物等異常癥狀,應及時就醫。醫生會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診斷,并給予相應的治療建議。 4.治療病因 如果是包皮過長或包莖引起的,可能需要進行手術治療;如果是炎癥引起的,需要使用抗生素或外用藥物治療;如果是過敏引起的,需要避免接觸過敏原,并使用抗過敏藥物治療。 5.注意休息 在治療期間,應注意休息,避免過度勞累,保持良好的心態。 總之,如果出現包皮腫起的情況,應及時就醫,明確病因,并進行相應的治療。同時,應注意個人衛生,避免刺激,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
2025-04-24 12:05:07 -
在尿檢中:尿潛血和血尿有何區別
血尿和尿隱血并非相同概念。血尿指尿液中存在三個以上紅細胞的高倍視野,尿隱血則是尿隱血試驗呈陽性。 一、尿隱血是尿常規檢查中的常規指標,通過化學試劑顯示進行檢測。而血尿是尿沉渣檢查,當尿中紅細胞>3/HP才稱為血尿,所以有紅細胞升高的血尿通常會有尿隱血(+)。但要注意,尿隱血(+)不一定就是血尿,因為尿隱血可能出現假陽性情況,比如尿液受到污染、發生氧化污染等都會影響結果。如果患者確實有尿隱血(+),然而尿液中的紅細胞正常,這就不能稱為血尿,比如當尿液中含有肌紅蛋白和血紅蛋白等物質時,也會有尿隱血(+)的情況出現。 二、若患者有尿隱血(+)且尿沉渣中的紅細胞>3/HP,則被稱為真性血尿。為明確血尿的來源和病因,需要進一步做檢查來確診。 總之,要正確區分血尿和尿隱血,了解其檢測方式及相關情況,對于有異常的患者要進一步檢查以準確判斷病情。
2025-04-24 12:03:46 -
尿不盡和尿痛該怎么辦
尿不盡尿痛可能是泌尿系統感染、結石、前列腺炎等疾病引起,需要及時就醫,同時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多喝水、避免憋尿、注意飲食、治療原發病。老年人、孕婦、免疫力低下者等人群更應注意預防。 1.及時就醫 尿不盡和尿痛可能是泌尿系統感染、結石、前列腺炎等疾病的癥狀,需要專業醫生進行診斷和治療。 2.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 每天清洗外陰,勤換內褲,避免細菌感染。 3.多喝水 多喝水可以增加尿量,沖洗尿道,有助于預防感染。 4.避免憋尿 憋尿會使膀胱過度充盈,增加感染的風險。 5.注意飲食 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暢。 6.治療原發病 如果尿不盡和尿痛是其他疾病引起的,需要積極治療原發病。 需要注意的是,老年人、孕婦、免疫力低下者等人群更容易發生泌尿系統感染,應更加注意個人衛生和預防。如果癥狀持續不緩解或加重,應及時就醫。
2025-04-24 12:03:04 -
前列腺看哪個科室
前列腺相關病癥可前往泌尿外科、男科、泌尿內科、中醫科等專科就診。常見病癥包括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前列腺囊腫等,發病早期宜全面檢查前列腺。 一、泌尿外科: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屬于泌尿系統疾病。檢查包括尿常規、前列腺超聲、前列腺液等,以明確患者具體情況并實施針對性治療。 1.尿常規可檢測尿液成分,幫助判斷泌尿系統是否存在異常。 2.前列腺超聲能清晰顯示前列腺的形態、大小等。 3.前列腺液檢查有助于了解前列腺炎癥等情況。 二、男科:前列腺作為男性特有的器官,相關疾病需在正規醫院檢查。 三、泌尿內科:內科疾病涵蓋前列腺囊腫、前列腺炎、前列腺結石等。 四、中醫科:一些前列腺疾病如慢性前列腺炎可能引發性功能障礙,如早泄、陽痿等。 總之,男性前列腺疾病應早發現早治療,若出現不適癥狀,患者應及時就診,在醫生指導下對癥治療,以免延誤病情。
2025-04-24 12: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