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長:狼瘡性腎炎、難治性腎病綜合征、IgA腎病、急、慢性腎功能衰竭等的診斷與治療。
向 Ta 提問
陳崴,長期從事內科腎臟疾病的臨床、教學及科研工作。在原發性和繼發性腎小球疾病的診治以及腹膜透析治療方面有較深入的研究,擅長狼瘡性腎炎、難治性腎病綜合征、IgA腎病、急、慢性腎功能衰竭等的診斷與治療。熟練掌握腎活檢、腹膜透析及血液透析技術。
研究方向:慢性腎臟病早期防治,狼瘡性腎炎,高尿酸血癥腎損害;
社會兼職:任中華醫學會腎臟病學分會青年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展開-
腎功能自測
腎功能自測可初步檢查腎功能,但不能替代醫學診斷,如有疑慮應及時就醫,患者應積極配合治療并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根據腎功能自測的相關信息,以下是關于腎功能的正確 腎臟是人體的重要器官之一,其主要功能是過濾血液中的廢物和多余水分,并將其排出體外,以維持體內的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 腎功能不全或衰竭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如腎炎、糖尿病、高血壓、藥物副作用等。 腎功能自測只能作為初步的健康檢查,不能替代專業的醫學診斷。如果懷疑自己的腎功能有問題,應及時就醫,進行全面的腎功能檢查和診斷。 對于已經患有腎臟疾病的患者,應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按時服藥,定期復查,以控制病情,避免病情進一步惡化。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飲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等,有助于預防腎臟疾病的發生和發展。
2025-04-30 12:13:36 -
左側腎疼是怎么回事
左側腎疼可能由腎臟疾病、感染、外傷、血管性疾病等多種原因引起,需就醫檢查明確病因并治療。特殊人群需更專業的診斷和治療。 1.腎臟疾病 如腎結石、腎盂腎炎、腎小球腎炎等。 2.感染 如腎膿腫、腎周膿腫等。 3.外傷 如腎挫傷、腎破裂等。 4.血管性疾病 如腎動脈栓塞、腎靜脈血栓形成等。 5.其他 如左側輸尿管結石、左側腎上腺腫瘤等。 如果出現左側腎疼,應及時就醫,進行相關檢查,如血常規、尿常規、超聲檢查等,以明確病因,并進行相應的治療。 對于特殊人群,如孕婦、兒童、老年人等,左側腎疼的原因和治療可能會有所不同。因此,在出現左側腎疼時,應及時就醫,以便得到更專業的診斷和治療。 總之,左側腎疼可能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應及時就醫,進行相關檢查,以明確病因,并進行相應的治療。
2025-04-30 12:13:36 -
鍛煉腎功能的運動
鍛煉腎功能的運動方式主要有有氧運動、力量訓練、瑜伽和深呼吸。長期堅持適量鍛煉對腎臟健康有益,如有疾病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1.有氧運動 如快走、慢跑、游泳、騎自行車等,可以提高心肺功能,促進血液循環,有助于腎臟的代謝和排毒。 2.力量訓練 如舉重、俯臥撐、仰臥起坐等,可以增強肌肉力量,提高身體的代謝率,對腎臟健康也有一定的益處。 3.瑜伽 瑜伽中的一些體式,如扭轉式、前彎式等,可以促進身體的血液循環和代謝,對腎臟健康有一定的幫助。 4.深呼吸 深呼吸可以幫助放松身心,減輕壓力,對腎臟健康也有一定的益處。 需要注意的是,鍛煉腎功能需要長期堅持,并且要適量,過度的鍛煉可能會對身體造成損害。同時,如果有腎臟疾病或其他健康問題,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鍛煉。
2025-04-30 12:13:35 -
慢性腎炎吃什么食物好呢
慢性腎炎患者的飲食需要注意以下幾點:優質低蛋白、富含維生素、低鹽、低鉀、低嘌呤。 1.優質低蛋白食物 如雞蛋、牛奶、瘦肉等,以補充身體所需的蛋白質,但要避免高蛋白飲食,以免加重腎臟負擔。 2.富含維生素的食物 如新鮮蔬菜和水果,以提供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 3.低鹽飲食 慢性腎炎患者容易出現水鈉潴留,導致水腫和高血壓,因此需要低鹽飲食,避免食用咸菜、腌制品等。 4.低鉀飲食 如果患者出現了血鉀升高的情況,需要低鉀飲食,避免食用香蕉、橘子等富含鉀的食物。 5.低嘌呤飲食 如果患者同時患有高尿酸血癥或痛風,需要低嘌呤飲食,避免食用動物內臟、海鮮等嘌呤含量高的食物。 總之,慢性腎炎患者的飲食需要根據個人情況進行調整,建議在醫生或營養師的指導下進行飲食管理。
2025-04-30 12:13:35 -
腎病綜合癥痊愈的概率高嗎
腎病綜合癥痊愈概率受多種因素影響,一般兒童較高,而成人較低,具體與病因、治療方法及患者個體差異有關。 病因:不同原因引起的腎病綜合癥,其痊愈概率也不同。例如,微小病變型腎病綜合癥的痊愈概率較高,而膜性腎病綜合癥的痊愈概率相對較低。 治療方法:合理的治療方法是影響腎病綜合癥痊愈概率的關鍵因素。目前,主要的治療方法包括糖皮質激素和免疫抑制劑治療等。 患者的個體差異:患者的年齡、身體狀況、是否有其他疾病等因素也會影響腎病綜合癥的痊愈概率。 需要注意的是,腎病綜合癥是一種容易復發的疾病,即使在痊愈后,也需要長期隨訪和治療,以防止病情復發。 總之,腎病綜合癥的痊愈概率需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評估,患者應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同時注意飲食和休息,以提高痊愈概率。
2025-04-30 12:1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