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長:主要研究方向是脊柱疾病的微創治療,包括椎間孔鏡技術、椎體成形術、腰椎退變疾病的微創減壓融合術等,同時開展各類頸胸腰椎疾病的常規臨床治療,包括頸椎病、腰椎滑脫、腰椎管狹窄癥、脊柱結核腫瘤、脊柱外傷骨折等脊柱相關疾病。
向 Ta 提問
副主任醫師,醫學博士,陜西省醫學會脊柱學分會青年委員,脊柱學會退變學組和微創學組委員。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項,主持省市級科研課題2項,近年來發表中英文論文10余篇。從事骨科臨床工作10余年,擅長脊柱相關疾病的診治。曾在美國南加州大學脊柱中心訪學1年,主要研究方向是脊柱疾病的微創治療,包括椎間孔鏡技術、椎體成形術、腰椎退變疾病的微創減壓融合術等,同時開展各類頸胸腰椎疾病的常規臨床治療,包括頸椎病、腰椎滑脫、腰椎管狹窄癥、脊柱結核腫瘤、脊柱外傷骨折等脊柱相關疾病。
展開-
頸椎如何自我保護調理
可以通過保持正確的姿勢、適度運動、定期休息等方式進行頸椎的自我保護和調理。 1.保持正確的姿勢 在日常生活中,特別是在長時間使用電腦、手機或閱讀書籍時,保持正確的坐姿和站姿非常重要。頭部應該保持與身體正中線平行,頸椎自然伸展,不要長時間低頭或仰頭。 2.適度運動 適度的頸部運動可以幫助加強頸部肌肉,提高頸椎的穩定性。可以嘗試一些輕柔的頸部伸展、轉動和旋轉動作,但要避免劇烈的頸部活動或運動,特別是對頸椎造成沖擊的活動。 3.定期休息 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容易造成頸椎疲勞和不適。建議每隔一段時間就站起來活動一下,進行一些頸部、肩部和背部的放松運動,有利于緩解頸部疲勞。
2025-04-01 18:05:26 -
膝蓋處疼痛是怎么回事
膝蓋處疼痛的原因主要包括運動損傷、骨關節炎、滑膜炎等方面。 1、運動損傷 劇烈運動或不當運動可能導致膝蓋處的韌帶、半月板等結構受損,引起疼痛。比如在運動中突然扭轉膝蓋,容易造成半月板撕裂;過度跑步、跳躍等可能使韌帶拉傷,這些損傷會引發明顯的膝蓋疼痛,特別是在活動時加劇。 2、骨關節炎 這是一種常見的關節疾病,隨著年齡增長,關節軟骨逐漸退變、磨損,導致膝蓋處出現疼痛、腫脹、僵硬等癥狀。長時間負重、肥胖等因素會加重關節軟骨的負擔,加速骨關節炎的進展。 3、滑膜炎 滑膜受到刺激產生炎癥,會出現膝蓋腫脹、疼痛和發熱等表現。感染、創傷、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都可能誘發滑膜炎。
2025-04-01 18:05:25 -
膝蓋腫痛怎么辦
膝蓋腫痛可以通過一般治療、藥物治療、手術治療等方式來處理。 1、一般治療 患者需要注意膝關節保暖,避免受寒涼刺激,多休息,避免劇烈運動。若是關節勞損引起的,可以熱敷、按摩,緩解疼痛癥狀。痛風性關節炎引起的膝蓋疼痛,需多攝入水分,避免進食高嘌呤食物。 2、藥物治療 患者可以使用布洛芬、吲哚美辛、塞來昔布等非甾體類抗炎藥,緩解疼痛。若是痛風性關節炎引起的,還可以使用非布司他、別嘌醇、苯溴馬隆等來治療。 3、手術治療 若是膝關節骨折、韌帶撕裂、半月板損傷等引起的膝蓋腫痛,在保守治療無效的情況下,可通過手術治療,恢復關節內病變結構的穩定性和完整性,改善膝蓋腫痛的癥狀。
2025-04-01 18:05:25 -
蹲著膝蓋疼的原因
蹲著膝蓋疼,可能是由多種原因導致的,如膝關節損傷、骨關節炎、髕骨軟化癥等。 1.膝關節損傷 如半月板損傷、韌帶拉傷等。半月板是膝關節內重要的軟骨結構,在運動或外傷時容易受損,當蹲著時會因半月板受到擠壓而引發疼痛。韌帶拉傷后,關節的穩定性受到影響,蹲著時也可伴隨疼痛不適。 2.骨關節炎 這是一種常見的關節退行性病變。隨著年齡增長,關節軟骨逐漸退變、磨損,蹲著時關節面壓力增加,可使得疼痛加劇。同時可能伴有關節腫脹、僵硬、活動受限等表現。 3.髕骨軟化癥 髕骨軟骨面出現軟化、退變等情況。在蹲著時,髕骨與股骨之間的壓力增大,從而誘發疼痛,尤其在上下樓梯等活動時更為明顯。
2025-04-01 18:05:25 -
骨股骨頭壞死早期癥狀
股骨頭壞死早期癥狀主要包括髖關節疼痛、活動受限、跛行等。 1.髖關節疼痛 是股骨頭壞死早期較為常見的癥狀。這種疼痛可能表現為隱痛、鈍痛或刺痛,通常出現在腹股溝區、臀部或大腿內側。疼痛可能會在負重或活動后加重,休息后可有所緩解。這是因為股骨頭的病變導致其承受壓力的能力下降,在活動時更容易引發疼痛。 2.活動受限 患者可能會發現髖關節的活動范圍變小,比如外展、內旋等動作變得困難。這是由于股骨頭壞死影響了髖關節的正常結構和功能,使得關節的靈活性降低。 3.跛行 由于疼痛或關節活動受限,患者在行走時可伴隨一瘸一拐的現象。早期的跛行可能時有時無,隨著病情的發展會逐漸加重。
2025-04-01 18: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