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碩士導師,河南省人民醫院糖尿病足專科主任 ,本院23456人才工程4階段培養人才,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專業委員會糖尿病足學組成員。曾在國內外多家知名醫院學習內分泌及糖尿病足診療技術。國內領先開展糖尿病足足底減壓技術,參與國內權威糖尿病足專著編寫。曾受邀到北大一院、重慶醫科大學一附院等知名醫院講學糖尿病足方面知識。 擅長各種分泌代謝性疾病的診斷治療,尤其在糖尿病足防治、糖尿病神經病變,甲亢突眼等方面知識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在內分泌國內最權威學術期刊《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發表內分泌及糖尿病領域的疑難雜癥臨床診治研究文章多篇。亞專業方向:糖尿病足病。
展開-
胰島素抗體高什么意思
胰島素抗體高意味著人體產生了以破壞血液中胰島素為主要目標的免疫球蛋白,這會使體內胰島素遭受嚴重破壞,進而導致血糖逐漸升高。 一、胰島素抗體是一種球蛋白,胰島素抗體高即胰島素刺激機體后形成的與胰島素特異性結合的球蛋白增多。當體內有胰島素抗體存在時,胰島素會與其結合,導致血中活性胰島素水平下降,引起糖的利用障礙,最終致使血糖升高,而這可能是自身胰島素功能紊亂所造成的。胰島素抗體高會使血糖難以得到控制,讓患者出現血糖升高和糖尿病癥狀,通常表現為飲食量增多、飲水量增加,還伴有大便次數增多、小便次數增多等情況,嚴重時會出現身體消瘦等現象。 二、對于胰島素抗體高的人群,應當及時前往內分泌科就診,遵循醫囑使用降糖藥物進行治療,比如鹽酸二甲雙胍緩釋片、阿卡波糖片等,同時平時要注意減少食用像奶油蛋糕等高含糖量的食物。 總之,胰島素抗體高會引發一系列問題,需要及時就醫并采取合適的治療和飲食控制措施。
2025-04-21 16:33:00 -
一般正常人血糖是多少
血糖值受個體差異、飲食、運動、藥物等因素影響,不同醫療機構和檢測方法略有差異。如對血糖值有疑慮,可咨詢醫生或糖尿病專科醫生,保持健康生活方式也很重要。 一般情況下,正常人的空腹血糖值為3.9~6.1mmol/L;餐后1小時血糖值一般在6.7~9.4mmol/L之間,最多也不應超過11.1mmol/L;餐后2小時血糖值應小于7.8mmol/L。 需要注意的是,血糖值會因個體差異、飲食、運動、藥物等因素而有所波動。如果血糖值高于或低于正常范圍,可能提示存在糖尿病或其他健康問題。此外,不同的醫療機構和檢測方法可能會略有差異,具體的血糖參考值范圍應以檢測機構提供的為準。 如果對自己的血糖值有疑慮或擔憂,建議咨詢醫生或糖尿病專科醫生,他們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評估和診斷,并提供個性化的建議和治療方案。同時,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飲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等,對于維持血糖穩定也非常重要。
2025-04-21 16:31:58 -
低血糖癥前兆有哪些
低血糖癥的前兆主要是交感神經興奮引起的相關癥狀。在血糖逐漸降低、低血糖癥出現前,常見有心悸、饑餓感,隨著其進展,部分患者還會有大汗淋漓、冒冷汗、手抖、乏力等表現。而當低血糖癥發作時,典型癥狀會從交感神經興奮轉變為中樞抑制表現,如頭暈、反應遲鈍、嗜睡甚至昏迷等神志改變,病程長的患者可能出現認知能力下降以及性格改變,如性格急躁、愛發脾氣等。 一、低血糖癥的前兆: 1.主要是交感神經興奮引發的系列癥狀。 (1)血糖剛開始降低時,會有心悸、饑餓感。 (2)隨著低血糖的發展,會出現大汗淋漓、冒冷汗、手抖、乏力等情況。 二、低血糖癥發作時的癥狀: 1.典型癥狀從交感神經興奮轉為中樞抑制。 (1)包括頭暈、反應遲鈍、嗜睡、昏迷等神志改變。 (2)病程長的患者會有認知能力下降和性格改變,如急躁、愛發脾氣等。 總之,要了解低血糖癥的前兆和發作時的不同表現,以便能及時發現和應對低血糖情況。
2025-04-21 16:30:34 -
空腹血糖6.21算不算高怎么控制
正常情況下,人體空腹血糖處于3.9-6.1mmol/L之間,而空腹血糖6.21mmol/L則稍顯偏高,可以通過如下一些方式來進行控制: 一、飲食方面: 1.要盡可能減少或者避免食用含糖量高、含淀粉量高的食物,例如面條、饅頭、土豆、紅薯、西瓜、葡萄、哈密瓜等。 2.一日三餐要做到定時定量,如果多吃了一些水果,那么就需要相應地減少一點主食的攝入量。 二、運動方面: 不管是游泳、散步還是跳舞等,這些都屬于有氧運動,能夠消耗身體多余的糖分,從而減輕身體的負荷。 三、定期檢測方面: 僅僅一次檢測出空腹血糖偏高,這有可能與檢測前一天的飲食有關系,所以在控制飲食之后,一定要定期對血糖的變化情況進行檢測。如果經過持續檢測仍然顯示偏高,那務必要嚴格遵循醫囑,繼續控制飲食并堅持運動。 總之,當空腹血糖稍高時,可從飲食調整、加強運動以及定期檢測這幾個方面著手來控制,以維持血糖的正常水平。
2025-04-21 16:29:30 -
甲減會自愈嗎
甲減有可能自愈,取決于病因。通常分為永久性甲減和暫時性甲減。甲狀腺功能減退簡稱甲減,是因各種原因致甲狀腺激素產生不足或作用減弱而引起的全身性低代謝綜合征。 一、永久性甲減: 1.若因橋本甲狀腺炎伴甲減或甲狀腺癌,患者甲狀腺功能已受損無法恢復,甲減不能自愈。 2.胎兒或新生兒時期的甲減即呆小癥(克汀病),表現為智力低下和發育遲緩,這種甲減一般不會自愈。 3.手術及放射性碘治療導致的甲狀腺破壞,也不會自愈。 4.先天性甲減不可自愈。 二、暫時性甲減: 1.細菌或病毒感染致甲狀腺疾病,可能出現一過性甲亢、一過性甲減,最后可痊愈。 2.年輕人的甲減若由急性甲狀腺炎或亞急性甲狀腺炎引起的一過性甲減,可自愈。 3.妊娠期的亞臨床甲減一般需左甲狀腺激素替代治療滿足胎兒需求,多數患者生產后可不繼續服藥。 總之,甲減是否能自愈要根據具體情況判斷,不同病因導致的甲減其自愈情況各異。
2025-04-21 16:2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