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立,女,主任醫師,科主任,博士學位,社會兼職:北京市藥品不良反應中心專家庫成員、北京大學教職工代表大會代表、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教職工代表大會代表。 1987-1992年,首都醫科大學醫療系 學習并獲學士學位 1992-至今,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工作 2001-2003年,北京大學醫學部 學習獲碩士學位 2006-2008年,北京大學醫學部 學習獲博士學位 2000年 晉升為主治醫師 2008年 晉升為副主任醫師 2014年 晉升為主任醫師。 專業方向:白血病、多發性骨髓瘤、MDS等血液腫瘤的診斷和治療。研究方向:漿細胞疾病的診斷和治療 發表相關文章20余篇,其中SCI論文2篇。所獲獎勵:2012年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優秀教師 2012年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血研所 先進工作者。
展開-
白血病確診的標準有哪些
白血病需綜合臨床表現、血常規、骨髓象等檢查進行診斷。 1.臨床表現 患者通常可伴隨面色蒼白、乏力、活動后心悸、氣短、皮膚瘀點、瘀斑、鼻出血、牙齦出血、月經過多等癥狀。 2.血常規 白細胞計數可增高、正常或減少,血小板減少,血紅蛋白降低。 3.骨髓象 骨髓增生明顯活躍或極度活躍,原始細胞比例增高。 需要注意的是,白血病的確診需要綜合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和其他檢查結果進行判斷。如果懷疑有白血病,應及時到醫院就診,進行相關檢查,以便早發現、早治療。
2025-04-01 20:12:04 -
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癥是什么
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癥是一種因為細菌或病毒感染所導致的發熱性疾病,同時伴隨有血小板消耗性減少的病理表現。 主要表現為發熱和血小板減少,同時可能伴有其他全身癥狀。體溫多為38℃,重者可高達40℃以上,部分患者發熱病程可超過10天。血常規檢查常顯示血小板減少,骨髓檢查可發現感染骨髓象,巨核細胞正常或減少,為繼發性血小板減少的骨髓象。 患者需要避免去人多擁擠的公共場所,減少接觸到傳染病病毒的患者。保證充足的睡眠,注意多休息,避免熬夜和過度疲勞。
2025-04-01 20:12:01 -
巨幼貧血看血常規哪項
巨幼細胞性貧血在血常規中主要觀察的項目是平均紅細胞體積。 巨幼細胞性貧血是因為葉酸或維生素B12缺乏,或應用某些影響核苷酸代謝的藥物,導致細胞核脫氧核糖核酸合成障礙所引起的一種貧血。其特點為各期紅細胞大于正常,骨髓出現巨幼紅細胞等造血特點,經葉酸或維生素B12治療有效。在血常規中,MCV經常會增高,同時可能會伴有血紅蛋白的降低,但這并不是巨幼貧的特異性表現。如需更詳細的診斷,建議進行進一步的血液檢測,如血清葉酸和維生素B12水平的測定等。
2025-04-01 20:12:01 -
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是什么
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是一種起源于骨髓造血干細胞的克隆性疾病,主要表現為B淋巴細胞的克隆性惡性增殖。 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患者異常的淋巴細胞會在骨髓、血液、淋巴結和其他器官中大量蓄積,逐步導致正常造血功能的抑制,是一種進展較為緩慢的低度惡性疾病。患者早期可能無明顯癥狀,隨著疾病的進展,患者可能出現乏力、夜間盜汗、不明原因發熱、淋巴結腫大的情況。 對于有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可能性時,需要及時到醫院做血常規、骨髓象、免疫學檢查等檢查,明確身體情況。
2025-04-01 20:12:01 -
血友病是伴x隱性遺傳
血友病是一種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性疾病。 血友病是因為凝血因子基因突變導致凝血因子缺乏或功能異常所引起的遺傳性出血性疾病。主要表現為關節、肌肉、內臟等部位的自發性出血,嚴重者可導致關節畸形、殘疾甚至死亡。 血友病通常由女性攜帶者遺傳給男性后代,男性患者的癥狀較為明顯,而女性攜帶者一般無癥狀或癥狀較輕。其治療主要包括補充凝血因子、避免創傷和預防出血等。 血友病患者,早期診斷和規范治療至關重要,同時也需要注意日常生活中的防護,避免受傷和出血。
2025-04-01 20: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