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先后在澳大利亞、香港、加拿大學習神經發育、小兒神經、神經心理。從事小兒神經與發育行為障礙的臨床、科研及教學工作。
主持及參與國家級與省市級科研項目13項;在國內外學術刊物發表論文40余篇;參編《發育與行為兒科學》及《兒童保健與發育行為診療規范》等專著及教材;現任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發育行為學組委員,中華醫學會行為醫學分會科普學組委員,廣東省醫學會兒科學分會發育與行為學組副組長,廣東省醫學會罕見病學分會神經肌肉病學組副組長,廣東省殘聯兒童孤獨癥康復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孤獨癥康復教育協會理事,廣州市醫學會神經內科分會委員,廣州市人口和計劃生育專家委員會成員,廣州地區婦女兒童保健專家庫成員。《Neuropsychiatry (London)》雜志副主編,《教育生物學雜志》,《中國兒童保健雜志》編委。
展開-
Q 渾身無力失眠A 渾身無力,失眠考慮可能存在著上呼吸道病毒感染,頸椎病,高血壓,神經精神系統疾病等等。 1.呼吸道病毒感染,發生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時患者可以表現為渾身無力,由于存在上呼吸道感染不舒適的癥狀,可以導致存在失眠的問題,注意多飲水。 2.頸椎疾病,頸椎疾病尤其是脊髓型頸椎疾病,可以出現渾身無力的癥狀,也可以表現為失眠的問題。 3.高血壓,高血壓的患者血壓升高時會出現渾身無力的癥狀,而且失眠會導致血壓的水平增高。 4.精神性的問題,如患者存在神經衰弱,焦慮癥,抑郁癥都會導致出現渾身無力伴有失眠的癥狀,在臨床上也是比較常見的一個病因,最主要還是進行心理的治療。 出現上述問題,就診于正規醫院的內科或者精神科進行診斷與治療。2025-04-01 08:29:13 -
Q 原發性肌張力障礙怎么檢查A 需行體格檢查、肌電圖、影像學檢查、血細胞涂片、代謝篩查、基因檢測等。 1.體格檢查 通過體格檢查可評估患者肌肉張力和運動功能情況,幫助排除部分疾病。 2.肌電圖 肌電圖有助于確定肌張力障礙功能異常的特征,多個肌肉的同時肌電圖檢查有助于肌張力障礙特征的臨床評估。 3.影像學檢查 核磁可用于排除顱內病變引起的繼發性肌張力不全,原發性遺傳性肌張力不全患者MRI多無異常表現。顱腦CT可幫助鑒別顱內基底核區鈣和鐵的蓄積所致的肌張力障礙。 4.基因檢測 基因檢測可確定致病基因,有利于分型和確診。 5.血細胞涂片 可排除神經-棘紅細胞增多癥等其他疾病。 6.代謝篩查 可排除代謝性疾病引起的肌張力障礙。2025-04-01 08:29:12 -
Q 脊髓空洞癥會遺傳下一代嗎A 脊髓空洞癥一般不會遺傳給下一代。 脊髓空洞癥是一種緩慢進展的脊髓疾病,不是一種遺傳性疾病,多于20~30歲起病,頸胸段脊髓空洞癥常見,通常與先天性發育與結構異常和繼發性的損傷相關。 1.胚胎時期的發育異常,存在脊髓神經管閉合不全或脊髓中央管形成障礙。患者常伴發頸肋,高腭弓等畸形。 2.腦脊液動力異常先天性因素導致第四腦室的出口梗阻,腦脊液搏動波向下沖擊脊髓中央管,致使中央管擴大,并沖破中央管壁形成空洞。 3.脊髓損傷后繼發性脊髓空洞,脊髓損傷后,引起脊髓軟化和囊性變。脊髓血管病引起脊髓缺血和壞死,然后液化,形成空洞。 脊髓空洞癥沒有明確的基因改變或者一些其它的遺傳因素,因此幾乎不會遺傳給下一代。2025-04-01 08:29:12 -
Q 腦白質點狀稍高信號是什么情況A 腦白質點狀稍高信號是影像學術語,可能是因為這些免疫性疾病導致的,也可能是缺血性腦白質病,或者先天發育的問題。 1.自身免疫性疾病,比如說多發性硬化等,都有可能會出現腦白質內多發點狀高信號影,此為患者可以出現各種各樣的臨床癥狀,比如頭暈、感覺減退,肢體無力等等,癥狀大多呈緩解復發病程。 2.缺血性腦白質病變,高血壓或者是小血管病變等導致腦白質缺血缺氧,進而引起神經脫髓鞘,也會表現為類似的影像表現。 3.還有一些患者是先天發育的問題,如果沒有明顯臨床癥狀,也可以不用特殊處理。 腦白質點狀高信號影需要結合臨床癥狀評估具體病因,建議去神經內科就診,在專業醫師指導下規范化診療。2025-04-01 08:29:11 -
Q 經常犯困嗜睡警惕是疾病征兆,這是真的嗎A 經常犯困嗜睡可能是正常的生理現象,另外也可能是一些疾病的征兆,可能和腦血栓有一定的關系,另外還考慮和高血壓有關。 1.如果平時經常做一些重體力勞動,或者是休息時間比較短,可能會出現經常犯困嗜睡的癥狀,這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不需要特殊的治療。 2.經常犯困嗜睡還考慮和一些疾病有關系,比較常見的是出現了腦血栓,腦血栓的前期大腦會出現缺血和缺氧的癥狀,會導致患者犯困嗜睡。 3.經常犯困嗜睡還考慮和高血壓有一定的關系,如果血壓出現了升高也容易出現頭部不舒服,所以經常犯困嗜睡,建議去醫院進行血壓的測量。 經常犯困嗜睡建議多休息,但是如果癥狀不能改善,應該要引起重視,要及時去醫院做檢查。2025-04-01 08:2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