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長:自閉癥,多動癥,抽動癥,癲癇等疾病診斷治療。
向 Ta 提問
曾先后在澳大利亞、香港、加拿大學習神經發育、小兒神經、神經心理。從事小兒神經與發育行為障礙的臨床、科研及教學工作。
主持及參與國家級與省市級科研項目13項;在國內外學術刊物發表論文40余篇;參編《發育與行為兒科學》及《兒童保健與發育行為診療規范》等專著及教材;現任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發育行為學組委員,中華醫學會行為醫學分會科普學組委員,廣東省醫學會兒科學分會發育與行為學組副組長,廣東省醫學會罕見病學分會神經肌肉病學組副組長,廣東省殘聯兒童孤獨癥康復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孤獨癥康復教育協會理事,廣州市醫學會神經內科分會委員,廣州市人口和計劃生育專家委員會成員,廣州地區婦女兒童保健專家庫成員。《Neuropsychiatry (London)》雜志副主編,《教育生物學雜志》,《中國兒童保健雜志》編委。
展開-
手麻木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造成手麻木的原因有很多,單純的手部疾癥、手腕神經問題、肘關節病變、頸椎病、以及精神因素等都會引起此種癥狀。 1.單純手部疾病。如手部凍傷、手部被長期壓迫造成微循環阻滯,手的關節、類風濕關節炎等指間關節的炎癥,都會使手感到麻木。 2.手腕神經出現問題。手腕部位有三根重要的神經,分別是正中神經、尺神經和橈神經。這三根神經如果出現損傷,會導致感覺傳導不力,引起手麻。 3.肘關節病變。肘關節部位的神經連接著手掌。當肘關節損傷時神經所受的影響會影響到手部,造成感覺麻木不靈活。 4.頸椎病引起。頸椎處是多條神經的發散地,如果在頸椎發出的上肢神經通路上有骨骼變形壓迫,如腰椎間盤突出、脊椎突出、發炎等問題,都會導致神經受壓迫,引起上肢各處包括手部麻木。 5.精神因素。當人極度悲傷,情緒波動大之后,身體內環境的改變也會引起激素波動,影響到神經感覺器官,使肢體感到麻木。
2025-04-01 08:29:24 -
面癱好了應該注意什么
面癱好了應注意給予規律服藥、病情觀察及復查、改善飲食、適當運動、規律作息等。 1.給予規律服藥。患者面癱好轉了,也要繼續規律服藥。如腦梗死引起面癱時,恢復后要繼續遵醫囑口服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等抗血小板、調脂穩斑藥物治療。 2.病情觀察及復查。由于面癱易復發,故患者及家屬應根據醫生的指導,及時觀察患者面部肌肉是否出現運動障礙、五官是否對稱等情況,若出現相應變化需及時就診;患者應謹遵醫囑及時復查,隨時調整藥物用量并觀察藥物療效。 3.改善飲食。面癱恢復后應注意健康飲食,多食新鮮的蔬菜水果,以補充足夠的維生素和膳食纖維;注意飲食合理營養搭配、葷素搭配。盡量避免辛辣刺激、生冷、油膩等食物的攝入。 4.適當運動、規律作息。在疾病的恢復期,患者應注意休息,盡量避免運動及勞累,以此避免病情加重;待疾病緩解后,可進行適量的運動,以增強機體的抵抗力。
2025-04-01 08:29:23 -
肌無力是一種什么病
肌無力只是一種癥狀,肌無力就是肌肉沒有力量,導致肢體運動的障礙。它的原因可能是頸椎、腰椎的病變,脊髓的病變,顱內的病變,或者是重癥肌無力等等。 1.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因為椎間盤壓迫脊髓、神經等原因,就可能導致手臂或者下肢肌肉無力。 2.脊髓炎、脊髓腫瘤等病變,損傷了脊髓神經,也會出現肌肉萎縮、肌無力。 3.腦中風后遺癥的患者,無論是因為腦梗死,還是腦出血,都可能因為肌肉失去大腦的支配而肌無力、偏癱,時間長了以后,還會出現偏癱側肌肉萎縮。 4.重癥肌無力是另一種引起肌無力的常見原因,它是一種自身免疫疾病,神經肌肉接頭處乙酰膽堿不能正常與受體結合。部分患者合并有胸腺瘤。重癥肌無力患者肢體活動后容易疲勞,早上肌無力較輕,下午開始癥狀更嚴重。 如果出現肌無力,建議盡早就醫,在專業醫師指導下明確病因及疾病的嚴重程度,以免延誤病情。
2025-04-01 08:29:22 -
手腳麻木的原因是什么
引起手腳麻木的原因很多,如頸腰椎病、末梢神經炎、腦血管病以及糖尿病等。 1.頸腰椎病 頸腰椎病是引起手腳發麻的常見疾病。頸腰椎肥大增生或頸腰椎間盤突出等疾病可以壓迫神經根或脊髓,造成單側或雙側的手腳麻木。 2.末梢神經炎 末梢神經炎是由于多種原因引起的多發性神經末梢神經損傷的總稱,可由感染、酒精中毒、內分泌障礙以及營養障礙等因素引起。主要表現為針刺感、蟻行感以及肢體遠端對稱性麻木感。 3.腦血管病 腦血管病如果損傷感覺傳導通路也可以引發手腳麻木,同時還可同時伴有肢體無力、頭暈等癥狀。 4.糖尿病 糖尿病如果并發周圍神經病變時可出現手腳麻木,以足部和下肢表現更為明顯。 5.神經受壓 當久坐或蹺二郎腿等坐姿不對時可引起腳麻;若手部長期受壓時可引起手麻等癥狀。 因此有很多原因可以誘發手腳麻木,如果改變姿勢后麻木感還不能消失需要及時就醫。
2025-04-01 08:29:22 -
腦萎縮吃什么食物好
腦萎縮患者吃蛋白質、維生素和無機離子等食物比較好。腦萎縮需要合理安排飲食,保證充足的營養。 1.蛋白質是人體重要的營養物質,腦萎縮患者平時要高蛋白飲食。患者可以多吃些深海魚類和雞肉等,這些食物能夠提高腦部的不飽和脂肪酸,不僅能夠補充營養,還可以幫助疾病恢復。 2.維生素,可以適量的多吃新鮮的蔬菜,比如胡蘿卜、白菜、菠菜、西紅柿等,補充維生素A與維生素E,它們與腦細胞的代謝有關;補充維生素B1、B2,二者跟能量代謝有關。 3.鈣、鐵、硒,鈣能夠維持大腦處于正常的功能狀態,鐵可以為大腦供氧,硒能夠保護腦細胞,因此患者需要經常補充這些元素,多吃些富含這些元素的食物,例如動物的肝臟等。 腦萎縮患者平時也可以吃一些雜糧、新鮮的蔬菜以及抗氧化的食物,對延緩腦萎縮的進展有一定的幫助作用。腦萎縮不但要重視飲食,還要積極治療。
2025-04-01 08:2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