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 首個膽結石自愈的例子A 膽結石不能自愈,需醫療手段治療,飲食健康和定期復查很重要。 膽結石是指在膽囊或膽管內形成的固體物質,通常由膽固醇、膽色素等成分組成。大多數情況下,膽結石需要通過醫療手段進行治療,例如藥物治療、手術治療等。 雖然有些患者可能會出現膽結石自行排出的情況,但這并不意味著膽結石已經自愈。在排出過程中,膽結石可能會堵塞膽管,引起嚴重的并發癥,如膽管炎、胰腺炎等。 對于膽結石患者,建議及時就醫,根據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在治療過程中,患者需要注意飲食健康,避免食用高脂肪、高膽固醇的食物,同時要定期復查,以確保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總之,膽結石自愈的情況極為罕見,患者不應依賴于膽結石自行排出,而應積極尋求專業的醫療幫助。2025-04-01 21:27:51 -
Q 膽囊炎由什么原因引起A 膽囊炎是一種消化系統疾病,主要由膽囊結石、生活習慣和飲食因素、細菌感染等原因導致的。 1.膽囊結石 結石在膽囊內形成后,會對膽囊壁產生持續性的刺激,導致膽囊壁充血、水腫,進而引發炎癥。結石還可能堵塞膽囊管,導致膽汁淤積,進一步加重膽囊炎的病情。 2.生活習慣和飲食因素 長時間攝入高脂肪、高膽固醇的食物,如肥肉、動物內臟等,會增加膽囊的負擔,使膽汁中的膽固醇含量過高,容易形成結石。同時,不規律的飲食習慣,特別是胡吃海喝,會導致膽汁分泌過多,膽囊急劇收縮,從而誘發膽囊炎。 3.細菌感染 當人體免疫功能下降時,細菌、病毒等病原體可能通過血液、淋巴等途徑侵入膽囊,引發炎癥。常見的致病菌包括大腸桿菌、鏈球菌等。2025-04-01 21:27:47 -
Q 先天性膽總管囊腫的臨床表現A 先天性膽總管囊腫的臨床表現包括腹痛、黃疸、腹部腫塊、膽道感染、肝功能損害等。 1.腹痛 腹痛是先天性膽總管囊腫最常見的癥狀之一,多位于上腹部或右上腹部,可呈間歇性或持續性發作。疼痛通常在進食后加重,特別是油膩食物。 2.黃疸 黃疸是先天性膽總管囊腫的另一個重要癥狀,可表現為皮膚和鞏膜黃染。黃疸的出現提示膽道梗阻,膽汁排泄不暢。 3.腹部腫塊 部分患者可在右上腹部觸及囊性腫塊,質地柔軟,有囊性感,無壓痛。腫塊通常在囊腫較大時才會被發現。 4.膽道感染 先天性膽總管囊腫容易并發膽道感染,出現發熱、寒戰、惡心、嘔吐等癥狀。 5.肝功能損害 長時間的膽道梗阻可導致肝功能損害,出現膽紅素升高、轉氨酶升高等表現。2025-04-01 21:27:47 -
Q 急性梗阻性化膿性膽管炎的臨床表現是什么A 急性梗阻性化膿性膽管炎的臨床表現包括腹痛、寒戰、黃疸、休克等。 1.腹痛 多數患者在發病初期即出現劍突下或右上腹劇烈疼痛,呈陣發性或持續性、進行性加重,可向右肩背部放射。腹痛的原因主要是膽管梗阻后,膽道內壓力升高,刺激膽管平滑肌痙攣所致。 2.寒戰 體溫可高達39℃以上,呈弛張熱或間歇熱型。寒戰、高熱是膽道感染的典型表現,與膽道梗阻后細菌及毒素逆行入血有關。 3.黃疸 患者可出現皮膚、鞏膜黃染,尿色加深,大便呈陶土色。黃疸的出現是因為膽道梗阻后膽紅素排泄障礙所致。 4.休克 患者可出現煩躁不安、意識不清、呼吸急促、血壓下降等休克癥狀。這是因為膽道感染嚴重,細菌及毒素吸收后,引起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所致。2025-04-01 21:27:47 -
Q 膽結石能治嗎A 膽結石可治療,藥物、體外沖擊波碎石、手術為治療方法,應根據病情和身體狀況選擇,患者應注意飲食健康,定期體檢。 1.藥物治療 對于癥狀較輕的膽結石患者,醫生可能會建議使用藥物來緩解癥狀,如利膽藥物、消炎藥等。 2.體外沖擊波碎石 對于較小的膽結石,體外沖擊波碎石可以將結石擊碎,使其隨尿液排出體外。 3.手術治療 手術治療是膽結石的主要治療方法,包括膽囊切除術和膽管切開取石術等。具體手術方式應根據患者的病情和身體狀況來選擇。 需要注意的是,膽結石的治療方法應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而定,患者應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同時,患者還應注意飲食健康,避免食用高脂肪、高膽固醇的食物,定期進行體檢,以便早發現、早治療。2025-04-01 21:2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