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醫里五臟和五方位的關系是什么
五臟和方位也有很大關系,我們的祖先認為我們的脾,中醫的脾,脾臟在人體左側。在宇宙的方位中,脾臟在中間,脾居中央。脾上方,我們叫北方,是腎。北方過去是東方,東方是肝。東方完了往下是南,是心臟。再過去到了西邊,是我們的肺。所以它是一圈,東方為肝、南方為心、西方為肺、北方為腎、中間是脾,我們祖先把五個臟器這樣排列。為什么這樣排列?我們的脾在中間,祖先告訴我們健康人的脾應該是很好的,為什么?就是這個脾一旦好了,很健康。我們叫脾土很健康,能夠旁貫四方。也就是脾好與壞和相鄰的北邊、東邊、南邊、西邊都對它們有影響,這就是中醫五臟和五方位的關系。
2025-03-28 09:31:00 -
中醫里五臟和五味的關系是什么
中醫五臟跟五味的關系,每個臟器有特定的味道,這個臟器喜歡這個味道。比如心臟喜歡苦,苦對心臟有好處。我們的肺喜歡辛、脾喜歡甘、肝喜歡酸、腎喜歡咸。我們祖先為什么這么定五臟各主五味?在生活里面,北方人有個習慣,我們的人每天早晨,特別希望吃早餐的時候有小咸菜。南方人也有,但北方人比較獨特。不吃這咸菜不行嗎?早晨起來當你一下床,腎氣會上浮,吃點咸的把腎氣歸到腎臟上,這是老祖宗聰明的地方。所以早晨起來吃點小咸菜,把氣歸到腎上。有很多人脾不好,脾虛,平時就應該稍微吃一點甜的東西,對脾臟有好處。這個人肺經常容易受傷,氣虛、有痰濕,古人告訴我們:吃辛辣的東西,發散。比方咳嗽、感冒、發燒,中藥也是給發散的藥,把肺氣宣開,宣開以后就好多了。所以五味跟五臟關系極為密切,也是養生的手段。所以每個臟器對不同的味道,這就是中醫的五臟對五味。
2025-03-28 09:31:00 -
中醫如何治療氣滯血瘀
氣滯血瘀要多吃理氣的藥,比如沉香舒氣丸、舒肝丸、加味逍遙丸,吃到癥狀消失即可。中醫如何治療氣滯血瘀如果你的氣長期的淤滯,我們把氣散開了,氣散開血自然就開了。大家有所不知,一個人生完了氣,如果這個氣不散開,在你的體內七天結果又變了,不是氣滯了,血淤。所以中醫把這四個字常擱在一起,氣滯血淤。為什么說七天呢?中醫叫六經傳遍六天傳遍,所以這個人如果生了一口大氣,你自己不散,別人勸也好朋友勸也好,都散不了。那告訴你,我們的祖先讓你老老實實吃藥,用中藥散。我們中藥里有好多理氣的藥,比如舒肝丸、比如陳香舒氣丸、比如加味逍遙丸,都是理氣的。我們的祖先給我們留下了,可是我們今天好多人不知道。在我們的生活里,這個人一旦生氣有兩大主癥,一我們叫什么,納差。納是什么?納是吃飯,這個人生完大氣不想吃飯其一。二,不施氣。什么叫施氣?就是我們的人生完氣以后,下面不放屁了。你看這是兩個主癥,一納差、二不施氣。如果你聽話你老老實實吃中藥,吃上三四天這兩個癥狀消失了,看見飯香了底下放屁了,你前兩天淤的這口氣散了。這就是中醫,這就是祖先告訴我們,自我的調節是有標準的。有人說了陳香舒氣也好,加味逍遙也好都是中藥,我到底買幾盒吃吃到什么時候?吃到你這兩個癥狀全部消失,回到原來的健康態,你平時能吃飯能吃多少,現在也能吃多少。晚上躺在床上放屁了,這個氣從上到下通達了,你淤的這口氣散開了。
2025-03-28 09:30:59 -
疏通經絡主要采取哪些手段
疏通經絡大部分是針灸跟按摩。因為經絡里頭有我們的穴位,比方說這個人高血壓,血壓很高,那么我們在保健上怎么辦呢?我們就在他的腳的大拇指跟二拇指的縫隙下邊,中醫叫太沖穴,我們在那壓一個黃豆。平時拿橡皮膏貼上,這人就老帶著這個黃豆,那這人的意識就總會想這個黃豆,那么我們就會對這條肝經的經絡就有刺激。我們在養生中大家都學會了,我們要經常的揉足三里胃經的穴,干嘛?對消化系統有很大好處,還能夠抗衰延壽。我們都知道每人手上有合谷穴,如果經常自己按揉合谷,對這條經絡起積極的作用,能夠調動這個經絡的活躍。那么我們很多人都知道,我們要去鍛煉不管你打太極拳、還是練八段錦、還是我們叫練瑜珈,當你練的過程中,你無形的推動了經絡的運行。我們每個人的腳的腳尖,當你很重點地的時候,你就刺激了我們的肝經。如果你沒事磕腳后跟那是腎經,對你的腎有很大保健作用。這就是我們生活中,往前一點腳尖是肝,往后一磕腳后跟是腎。所以每次當你認真鍛煉的時候,當你推動經絡的運行的時候,其實是我們每一個人在健康上起到了保健作用。
2025-03-28 09:30:58 -
治療骨傷疾病中醫食療應該怎么吃
中醫這門醫學之所以偉大,是因為里面內容很豐富。食療這塊是我們祖先給我們留下的寶貴遺產,所以我們還不了解食療里邊的作用。我們古人認為,用食物治療疾病沒有問題,用我們的食物進行今天叫保健養生,更沒問題。比如說骨傷這塊,我們剛才講了一邊要補腎,一邊要進行養血活血,那么構成食療在骨傷里面,就是我們的老年人骨質已經不好了,中年人也每天都很疲勞。要是防止這些病,讓這些病來得更晚一些甚至不來,我們在生活中,我們通過三餐來進行食物的補充。比如說中醫的五谷為養理論,就是我們今天老百姓說的家常便飯,這些豆子,黃豆、紅豆、綠豆、青豆、雜豆、大蕓豆,這些豆子熬成的粥,我們叫天下第一補,誰都不如我們的粥對我們滋補最大。那么這些粥就是根據老祖宗五谷為養的理論來的,骨傷病人多喝雜豆粥,特別是要多吃黑豆這是一方面。還有一方面就是,我們要用一些中醫的比較高檔的滋補的中藥,比如參類我們可以用人參,還可以用西洋參,還可以最普通的用黨參,還可以用一些比方說靈芝、冬蟲夏草、鹿茸,再加上我們有一些滋補性很強的中藥,都可以通過食療。燉一鍋粥一鍋湯慢慢飲用,時間長了對我們骨頭恢復特別有好處。在顏色上中醫很講這個,叫五色。所以一個骨傷病人多吃黑的,一個多吃紅的。胳膊腿有毛病中醫叫脾主四肢,所以要多吃健脾的東西。剛才我們還說了,這個人脾不好,中醫有個理論,脾不好的人要吃什么?中醫五行里邊把脾化誰呢?化作土。在中醫的五色里面脾是黃的,我們老祖宗教給我們了,說你脾不好你要健脾養四肢,就要多吃從土里邊出來的黃色物質。連土帶泥從土里長出來的,黃豆、土豆、白薯、芋頭、山藥,這些都有健脾之功。所以如果說骨質不好,多健脾多補腎多養肝血,對我們的骨頭發展特別好。
2025-03-28 09:3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