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家庭到了夏天都喜歡煮粥喝,尤其是在夏日的晚上,如果來一碗又香又可口的粥那可謂是美極了。但是煮粥也是有很多的技巧的,你知道這些技巧嗎?那么下面就讓我們有請養生專家為大家分享一些煮粥的小技巧,趕快來看看吧。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浸泡
首先不得不提高的是煮粥前的浸泡工作,要思考怎樣才能讓米粒膨脹開來。
這樣做的好處1:熬起粥來節省時間;2、攪動時會順著一個方向轉;3、熬出的粥酥、口感好。
開水下鍋
大家的普遍共識都是冷水煮粥,而真正的行家里手卻是用開水煮粥,為什么?你肯定有過冷水煮粥糊底的經驗吧?開水下鍋就不會有此現象,而且它比冷水熬粥更省時間。
火候
首先要選擇用大火將粥煮開,然后再轉為文火即小火熬煮約30分鐘。
別小看火的大小轉換,粥的香味由此而出!
攪拌
原來我們煮粥之所間或攪拌,是為了怕粥糊底,現在沒了冷水煮粥糊底的擔憂,為什么還要攪呢?為了“出稠”,也就是讓米粒顆顆飽滿、粒粒酥稠。攪拌的技巧是:開水下鍋時攪幾下,蓋上鍋蓋至文火熬20分鐘時,開始不停地攪動,一直持續約10分鐘,到呈酥稠狀出鍋為止。
點油
煮粥還要放油嗎?對的,你沒有看錯,等到粥改文火后約10分鐘時點入少許色拉油,你會發現不光成品粥色澤鮮亮,而且入口別樣鮮滑。
本期嘉賓介紹
解放軍309醫院營養科前主任,中國營養學會會員。從事營養工作近30年,長期活躍在臨床工作第一線。對臨床多種疑難病、常見病、危重病有豐富的營養治療經驗,多次參加國際、國內營養學專業學術會議,并進行大會交流、做專題發言等。
她在長期的實踐工作中,不斷進行總結、積累,以寶貴經驗貢獻人民。在報紙、雜志上發表文章一百余篇,編著了《養生豆漿大全》《養生豆漿米糊果蔬汁大全》《糖尿病這樣吃就對了》《專家指導去火調理特效食譜》《專家指導美容養顏特效食譜》等著作,與他人合作出版論著多部。目前,工作重點從醫院的營養治療轉向營養教學和家庭營養知識的普及與提高。她編著的《養生豆漿大全》成為中國圖書商報舉行的“閱讀城市·城市閱讀”大型推廣活動中的首批推薦書目。
在中央電視臺《健康之路》、北京電視臺生活頻道《食全食美》《生活大調查》、科教頻道《養生堂》《科學實驗室》、山東衛視《養生》、湖南衛視《百科全說》、文藝頻道《百姓秀場》、天津電視臺《天天養生》、網上媒體等做過多次專題錄像節目。講述老百姓餐桌上的那點兒事。宣傳營養、養生保健常識,使人們吃得明白、吃得健康,減少疾病。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江蘇衛視,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煮粥要放多少水
煮粥放水是一個很重要的事情,很多朋友都不知道要放多少好。其實,這個問題說簡單也簡單,說難也還是讓一些人摸不著頭腦。今天,我們就教您幾種方法,告訴您煮粥放水量。
1.如果您喜歡稀稠的,可以多放一些水,水與大米的比例是5:1。用小量杯測量好,是5杯水對比一杯米就對了。
2.居家做粥一般水和大米的比例是4:1。
如果家里沒有量杯,可以用手指去測量水的多少。如:煮米飯一般是將中指探進水里,以一個指關節高度為標準。水平線剛好到第一個指關節好(以米的平面為底,不是鍋底哦!!)
其實說實話,各人口感不一樣,有人喜歡吃爛點,有人喜歡吃較顆粒點的。所以沒有特定一個標準。一般蒸米飯是水和米的比例是2:1.要是煮粥就要逐量加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