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家的印象里面糖尿病都是三高一少,糖尿病患者飲食上面需要注意的東西也是非常多的。如果飲食上面可以控制好的話,就可以過上正常人的生活。那么對于糖尿病人應該注意那些問題呢?下面就讓我們聽聽看專家是怎么說的吧。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廣東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本期嘉賓介紹
戴光強
教授、主任醫師,醫學保健專家,健康教育專家,衛生事業管理專家。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首屆專家咨詢委員會專家,中國健康教育協會常務理事,安徽省科普作家協會副會長,安徽省科技經紀人協會副會長。安徽省九屆政協常委、省政協教科文衛體委員會主任,安徽省衛生廳原廳長。
戴光強自20世紀60年代從北京醫學院(現北京大學醫學部)畢業后,多年從事醫學臨床、教學、科研和健康保健工作,曾獲全國衛生先進工作者光榮稱號。
戴光強每年堅持做健康保健講座幾十場,被評為“新安百姓講堂”佳主講人,是深受百姓喜愛的“保健大使”。
戴光強教授著有專著多部,并發表數百篇保健科普文章,其中《中年保健全新指南》一書得到廣大讀者的好評,《人到中年當大修》獲省科普作品一等獎。
進餐次數的調整
如果出現胃輕癱時應該以少食多餐為基本的原則。
每日3大餐分為6~7小餐,分別在早晨、中午、下午、臨睡前進餐,餐間安排2~3次點心,以減少餐后高血糖,同時避免餐前饑餓感。
食物狀態的調整
胃輕癱時,固體食物排空受阻較液體食物更明顯,因此,膳食搭配時好將固態食物勻漿化,或多進食流質食物,必要時甚至完全依靠流質食物,這樣有助于改善胃腸道癥狀與控制血糖。
食物成分的調整
如果是糖尿病胃輕癱患者,消化以及運動等功能減弱。
胃排空已延長,故需降低食物中不消化纖維的含量,一些含豐富纖維素的蔬菜(如芹菜、白菜和馬鈴薯等),雖有降低餐后血糖作用,但是易有胃腸道反應,因此糖尿病胃輕癱患者不能多吃。
飲食豐富多樣
以谷類為主,粗細搭配,多吃蔬菜水果和薯類,每天吃奶類、大豆及其制品,常吃適量的魚、禽、蛋和瘦肉,減少烹調油用量,吃清淡少鹽。食不過量,天天運動,保持健康體重,三餐分配要合理,零食要適當。每天足量飲水,合理選擇飲料,如飲酒應限量,吃新鮮衛生的食物。
稱重治療飲食控制總熱量
對所需食物,均應在烹調前將皮、根、骨等不食用部分去除后稱重、加工然后進行烹調,更為合理的控制熱量的攝入,這可能是糖尿病患者飲食較繁瑣之處。
合理減輕體重
不要選擇太過嚴格的飲食。
如低碳水化合物飲食,因為這種飲食方式會使您在短期內減輕體重,但不利于長期堅持。糖尿病患者需要對日后的飲食方式有一個正確的理解,飲食將與糖尿病病情有關,向健康生活方式邁進一點點,身體便將獲得莫大的益處。
蛋白質來源以大豆及其豆制品為好
一方面,其所含蛋白質量多質好;另一方面,其不含膽固醇,具有降脂作用,故可代替部分動物性食品,如肉類等。
在控制熱量期間,仍感饑餓時
可食用含糖少的蔬菜,用水煮后加一些佐料拌著吃。由于蔬菜所含膳食纖維多、水分多,供熱能低、具有飽腹作用,是糖尿病患者必不可少的食物。
禁食含糖高的食物
如白糖、紅塘、葡萄糖及糖制甜食,如糖果、糕點、果醬、蜜餞、冰激凌、甜飲料等。另外,含碳水化合物較多的土豆、山藥、芋艿、藕、蒜苗、胡蘿卜等少用或食用后減少相應的主食量。
少吃動物性油脂
富含飽和脂肪酸的豬油、牛油、洋油、奶油、黃油等少用,好不用。可用植物油代替部分動物油。
糖尿病的早期癥狀
口腔
口干、口渴、飲水多、口腔黏膜出現瘀點、瘀斑、水腫、牙齦腫痛、牙齒扣痛、或口腔內有灼熱感覺。
體重
體重緩慢減輕,且無明顯的誘因;
體力
疲乏、常有饑餓感、出汗、乏力、心悸、顫抖、低血糖;
尿液
男性尿頻、尿液多;
眼瞼
眼瞼下長有黃色扁平新生物(黃斑瘤);
皮膚
下肢、足部潰瘍經久不愈;或有反復的皮膚、外陰感染;皮膚擦傷或抓破后不易愈合,或有反復發作的龜頭炎、外陰炎、陰道炎;
血管
動脈硬化、高血壓、冠心病;
生殖
女性發生多次流產、妊娠中毒、羊水過多、或分娩巨大胎兒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