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大家來到萬家燈火節目,病人到醫院看病,醫生首先會問診要病人提供患病癥狀,但是有時候病人并不能很好的說出自己不舒服的地方,而有的醫生問的比較專業,病人聽不懂,那么就診病人如何與醫生溝通呢?下面就請專家張海澄為我們說一說!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如何與醫生溝通
首先要穩定情緒。先把自己的病情進行初步整理,明確不舒服的感覺和部位是什么。經過這樣的準備,心里有了底,有利于消除緊張情緒。
其次要聽明白醫生的問題,只有聽明白了才能正確回答。有時,醫生的問題比較多,說明醫生關注你的病情,千萬不要不耐煩。
再次是正面、直接回答問題:醫生對病人的提問一般都比較簡單,比如哪里不舒服?什么時候開始的?持續時間有多長?有無發熱?咳嗽嗎?痰中是否帶血?有無腹瀉?怕冷嗎?發抖嗎?回答起來比較容易。正面、直接回答問題,實際上也就節約了時間,提高了診病效率。
第四,告知醫生目的治療情況。許多患有慢性疾病的人,可能正處于治療之中,其看病的主要目的是隨訪療效。例如正在服用降壓藥,醫生就要判斷目前治療方案的效果是否滿意,因此需要確切知道你正在服用哪藥,是單藥治療還是多種藥物聯合治療,醫生會根據血壓的水平確定下一步治療方案。有些病人不知道自己服藥的種類、名稱,尤其是同時服用幾種藥物時就糊涂了。
這些情況潛在地增加了藥物不良反應的風險。如果不能告知醫生你正在服用的藥物,就有可能重復用藥,甚至出現用藥過量的危險;如果不能滿意地控制血壓,也不能明確判斷藥物的種類、劑量是否合適,此時又有新出現的疾病,需要增加新的藥物,就很難判斷與你正在服用的藥是否有不良的相互作用或禁忌??傊?,不了解自己服用的藥物會給下一步治療帶來不利影響。遇到這種情況,看病時好把藥物名稱記錄帶來,如果記錄有困難,就把正在服用的所有藥瓶、藥盒帶給醫生看。
本期嘉賓介紹
張海澄
張海澄,男,1966年生,漢族,河北正定人。心內科副主任醫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中華醫學會心臟電生理和起搏分會青年委員,《中華心律失常學雜志》編委。在醫學上尤其擅長單、雙腔心臟起搏器植入、調試以及射頻消融術治療各種心律失常,獨立和指導完成手術2000余例。其間多次參加國際和國內心臟電生理及起搏器培訓,并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醫學院深造。主編《兒童病征家長速查手冊》等多部專業書籍,曾獲北京市科技進步二等獎、三等獎、中華醫學科技三等獎和北京大學醫學部"首屆青年崗位能手"稱號等。
①初次到醫院就診的病人在掛號時一定要買門診病歷,以便醫生記錄您的病情。門診病歷各科通用,復診病人只要帶門診病歷掛號就診就行了。
?、诠M及醫療包干病歷患者在掛號時請出示您的醫療卡。③就診次序原則上按掛號的先后次序,有特殊困難的患者請與服務臺商量解決。
④門診化驗抽血時間多為每天上午8:00~11:00。
⑤查找化驗單時,持門診病歷的患者一般要到服務臺或門診化驗室窗口查找,持住院病歷的患者的化驗單會被送回其所住科室、貼在其病歷上,無需自己取化驗單。
?、拮鯬ET-CT、CT、核磁共振、B超、心電圖、彩超、胃鏡等特殊檢查前應到各檢查科室登記預約。檢查時間按預約登記為準,領取檢查結果的時間應以醫生或護士交待的時間為準。
⑦專家門診時間請參看各醫院的“專家門診一覽表”或向導醫咨詢臺咨詢,專家的坐診時間基本是固定的,但當專家有外出任務、手術或院外會診時會有所變動,具體時間請咨詢有關科室,同時服務臺會與患者協商解決。
?、嗳∷幍幕颊邞鹊剿幏縿潈r,后到收費處交費或記賬,然后到取藥窗口領取藥品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江蘇衛視,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