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焦慮癥是一種非常嚴重的病癥,主要表現為心情煩躁,嚴重的還會有生命的危險,那么我們應該如何來治療焦慮癥呢?下面我們就來聽聽專家的講解。
本期節目請到的嘉賓是北京中醫藥大學診斷學博士,中國中醫科學院博士后,講如何治療焦慮癥。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焦慮癥常表現為兩種形式,一種是驚恐障礙(驚恐發作),一種是廣泛性焦慮障礙(GAD,又稱廣泛性焦慮癥),前者表現為突發的瀕死感、大難臨頭感、呼吸困難、心慌等,后者表現為無明確原因的提心吊膽或遇小事而過度擔心感、驚跳反應、睡眠異常、易發脾氣、肩背頸頭等疼痛及坐臥不安、急躁以及心慌、胸悶氣短、腹瀉、出汗、尿頻等癥狀,一般情況下,藥物治療配合心理治療效果良好。其治療策略總體概括為:
一、藥物治療
1.苯二氮卓類治療:使用2~6周,逐漸停藥,以防成癮,常用阿普唑侖、地西泮、艾司唑侖。阿普唑侖常用0.4-0.8毫克/次,3次/日口服。氯硝西泮和勞拉西泮成癮快并且停藥難,尤其是氯硝西泮,我的原則是盡量避免使用。
2.抗抑郁劑:SSRI和SMRIS有效,劑量參照我的文章“常用抗抑郁藥劑量”,特點為副作用小,但是起效稍慢。丙咪嗪和阿米替林、多塞平也有較好的療效,但常有口干、心慌、心電圖異常等副作用,其常用劑量75-150mg/天。
苯二氮卓類起效快,用于早期治療,原則是早用早停,而抗抑郁藥SSRI/SNRS起效慢,藥物依賴性小(帕羅西汀、氟伏沙明、短效文拉法辛除外,它們停藥要慢,突然停藥常常出現撤藥反應,導致病情加重),常作為維持治療。
3.β-受體阻滯劑:常用β-腎上腺素能受體阻滯劑,如普萘洛爾每天30-60毫克分次服用,對抗焦慮有效,尤其病人伴心動過速者、氣促、手抖、震顫者效果好。哮喘和心衰禁用,糖尿病患者服用降糖藥、易出現低血糖者慎用。個別病人可能出現心動過緩,需要及時調整用量。
4.丁螺環酮、坦度螺酮:是5-HT1A受體激動劑,無鎮靜作用,且無依賴性,但起效慢,常用于廣泛性焦慮癥。
二、心理治療
認知治療、生物反饋治療、放松訓練,可以配合藥物治療,取得出其不意的效果,對預防復發更好。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湖北衛視,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本期嘉賓介紹
羅大倫
原名羅大中,中國健管家服務提倡者,目前參與創建“當歸中醫學堂”,致力于向年輕的父母們傳播和普及中醫育兒智慧,羅大倫擔綱當歸中醫學堂的課程研發,并親自擔任主講老師。羅大倫還是北京中醫藥大學診斷學博士,中國中醫科學院博士后。他還曾任北京電視臺《養生堂》節目主編,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主講嘉賓,主講《大國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