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陶刻,擁有著說不完、道不盡的無限魅力,紫砂陶刻也是一門有語言的藝術,它通過它的語言向懂它、愛它的人傳遞著它的思想、它的情感。具體而言,紫砂陶刻的語言是由紫砂特定的材料、工具、技法以及相關的表現內容、藝術特色等形成的獨特的風格。人們也就是通過這些內容去感受一件紫砂作品的精神、所包含的情感以及代表的美學價值。而要辨別紫砂陶刻的優劣,最主要的也是從這其中的幾個方面來評判。首先,要看刻工如何,要看壺身刻繪的內容和壺的整體造型是不是協調。其次,要看表現內容,分辨刻繪內容所表達的出題是否統一,文化、情趣、韻味等多方面的內容是不是具有藝術價值。古語有言“知其白,守其黑”,意思就是說進行紫砂陶刻時,藝人不僅要注意正在處理的那部分陶刻內容,也喲考慮到其他未處理部分,要把握事物的正題,使之和諧統一、相得益彰。
紫砂陶刻藝術中的刀法就像是文人寫作的筆法一樣重要。陶刻的用刀之法就是在坯體上體現刀法的痕跡,以運力的自然、輕重、快慢以及線條的粗細以及力度的剛柔和墨的韻味來變現作品整體的思想感情和精神內涵。用刀時,應該沉重、利索、爽快,一刀下去更要有內涵、有節奏、有深淺。藝人在運刀時要起落準確,明書樸質,一氣呵成,且需上下、左右、前后顧盼,氣韻生動。陶刻的執刀方法其實與與執毛筆大體相似,那就是“指實、掌虛、腕靈”。執刀不能執死不動,中指、無名指及小指需要牢固地執住刀管,大拇指與食指也要前后轉動刀管,這就是刻繪的主要基本技法“捻管法”。
自陶刻藝術誕生以來,書法就與陶刻有著扯不斷的關系,“在陶刻中彰顯書法的魅力,在書法中襯托陶刻的韻味”一句就能很好地概括書法與陶刻的關系。陶刻藝人常常以書法來表現紫砂陶藝作品的個性和氣質。將書法作為紫砂陶藝的主體,來表現該作品的思想、感情、風格以及豐富的內涵。作品或古樸端莊、或高貴典雅、或霸氣十足,很多方面都是通過書法藝術來展示的。
紫砂陶刻的思想豐富而深邃、感情豐滿而濃烈,它是經過時間的洗禮和文化的積淀孕育的最寶貴的珍品。有人曾說“一個民族可以沒有傳奇,但不能沒有傳承”,紫砂陶刻,就是中國民族千百年來最好的傳承。
結語:制作紫砂壺其實是非常需要耐心的,這樣才能夠制作出好壺。我們在想創造出什么樣的紫砂壺的時候,在一些方面需要我們注意的,而且不能一味的傳統,也是需要創新的哦。紫砂壺的制作工具也是非常多的,卻一樣都不行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