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壺的雕刻
砂陶的雕刻不同于一般的雕刻,也有別于漆雕、木雕、碑文銘刻利其它陶瓷刻繪。它是在紫砂陶坯凹凸不平、多角線條等復雜的造型長進行刻畫。誠然,字畫雕刻是紫砂工藝過程中最后的一道工序,字畫題材的取舍與筆法,基本上與國畫相似。即有書有畫,字畫之外,還有款識印章。只是布局略有不同,要按照紫砂陶器各種造型分別施藝,畫面要求清楚而層次分明,一般都是先在陶坯上字畫,然后依著書畫雕刻。刻字要劃平豎直,刻得肌理豐盈;刻畫要刻得有前因后果,做到結構相當,刀法分明。而雕刻用刀法則可歸納
為『劃、豎、撇、踢、捺』五個字。刻“劃”刻刀先下后上;刻“豎”刻刀先左后右;刻“撇”先用順刀后用逆刀;刻“踢”先用逆刀后用順刀;刻“捺”刻刀先上后下。
紫砂陶刻裝飾藝術的技法可分為印刻(雙刀正入法)和空刻(單刀側入法)二種。此外還有澀刀、遲刀、留刀、輕刀、切刀、舞刀等各種金石用刀方法。
印刻是先將詩詞字畫的底稿謄印到壺坯表面,再運刀依樣雕刻,通常由一般刻工進行雕刻。空刻則須由具備多年雕刻經驗的紫砂藝人進行雕刻工序,或認識紫砂陶刻的字畫家親手雕刻,他們在確定大體輪廓鋪排后,用斜刀刻法以刀代筆,唯刻畫精細的作品,必需留意行刀的浮沈利鈍、深淺寬窄、刀勢的氣脈連貫,以顯示出跡別傳神的韻致。空刻用刀必需胸有成竹,自由馳騁,如同天馬行空,刀法多變,可輕可重,或虛或實,可粗可細,或刮或劃,粗獷豪放,耐人尋味,這樣才能反映出紫砂陶刻的藝術特點。
至于紫砂壺的陶坯刻款則有下列四種不同類型的刻法
(一) 乾坯刻款:紫砂壺泥坯基本乾燥后,以羊毫書繪書畫墨稿,然后再用鋼刀依著筆畫進行雕刻。
(二) 寫泥刻款:紫砂壺的泥坯尚含有百分之二十的水份時,就以圓鈍的鐵筆或竹刀進行刻寫。
(三) 濕泥刻款:紫砂壺泥坯近于乾硬狀態時,即以鋒利的鋼刀進行雕刻。
(四) 描邊剔泥刻款:先以細刀描出輪廓邊,再以挑或點的手法去掉其中的部份。這樣的陶刻手法能夠產生特殊的裝飾效果。陶刻的藝術紫砂陶刻裝飾手法獨特,以刀代筆,將中國的書法、繪畫、金石、篆刻諸藝術融于一體,神韻怡然,彰顯了筆墨藝術與工藝技巧高度結合的高雅風采,形成了具有民族工藝特色的藝術。
陶刻藝術的題材極為廣泛,形式更是豐碩而多樣,舉凡山水、人物、花鳥、博古諸圖案均可作為入畫素材。陶刻作品特別講究各體書法,利用正、草、隸、篆、鐘鼎、石鼓等各體不同的書法來表現于各式形體,或圖文并茂,或情趣皆有,表現出作品的構圖嚴謹、參差有致,體現了陶刻藝術的精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