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茶具
淺論現代茶具的人性化設計 縱觀歷史,茶具因人而變,是以人為本的設計思想做主導。現代茶具在人性化設計思想的指導下,以功能性、環保性、審美性、文化性為設計切入點,結合多元的需求,進行人性化設計,從而滿足飲茶人的物質需要與精神需要。
一、引言 茶具,古代亦稱茶器或茗器,是指飲茶過程中的用具,包括儲茶、烹茶、飲茶等用具。茶具既是品茗過程中的功能用具,也是展現人文精神與審美意趣的物質載體。
設計是有目的性的創造活動,在茶具設計中,秉承什么樣的設計理念與準則,如何滿足使用者的需求,成為設計的關注點。縱觀茶具器形演變的歷程,可以發現不同時代的茶具種類、器形、功能不同,其變化內核,皆因使用者需求的不同。
唐朝“吃茶”,將茶葉加工成茶餅,飲用前將茶餅輾篩成末制成茶醬,配合其他其食物食用,所以茶具形制為較淺的敞口瘦底碗,不易留渣滓。宋朝斗茶風起,流行黑色茶盞,易于觀察水痕。清朝興沖泡散茶,所以多用蓋、杯、托一套的蓋碗,利于保溫。由此說明,“以人為本”是茶具設計的根本。
二、現代茶具的人性化設計,人性化設計的提出與準則。人性化設計的思想一直貫穿人類造物的歷史,現代設計家沃爾特·格羅佩斯在設計理念上提出了三點。
一是堅持藝術與技術的新統一。
二是設計的目的是人而不是產品。
三是設計必須遵循自然與客觀的法則。
設計人性化是以設計的理性化和功能性為基礎,并進一步滿足使用者的精神需求,從而使技術與藝術有機結合地創造產品。
二者相輔相成,不可過分偏頗。若一味地強調藝術性而離開了科學的理性化和合理的功能性,產品將走向未來主義的極端,折損使用功能;若只應用技術而忽視藝術,則創造出的產品索然無趣。兩種結果都違背人性化設計宗旨。設計的目的是人。李硯祖先生曾談到:“什么是好的設計?處于技術水平、市場需要、美學趣味等等條件不斷變化的今天,很難有永恒評判的標準。但有一點則是不變的,那就是設計中對人的全力關注,把人的價值放在首位。離開了熱愛人,尊重人的目標,設計便會偏離正確的方向。設計出的產品要滿足人的需要。
這種需要包括物質需要與精神需要。萬事萬物之間皆存在一定的內在聯系,萬物的和諧共存也是因為有隱形的協調法則,這是一種客觀規律。人性化設計的基礎是科學的發展觀,用科學規律指導設計理念與設計實踐。在此思想的指導下,要求設計必須遵循自然與客觀的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