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第一道浸泡的時間最好能在一分鐘以上,因為茶葉各種可溶于水的成分比較有機會釋出,這樣得出的茶湯比較能代表該種茶的品質,如果時間太短,如三、四十秒,可能只有部分的物質溶出,較難反映該種茶的真面目。二、三道以后,茶葉已被泡開,較無此顧慮。
8.第一道浸泡的時間要在一分鐘以上,那濃度太高、太低怎么辦?以“臵茶量”來調節。這樣得出來的“臵茶量”在沖泡數道后,茶葉舒展開來還不致于擠在壺內伸展不開,茶葉擠在壺內太密,會有是不實際的,因為放太少,泡一、二道就要換一次茶葉,不方便。控制茶葉浸泡的時間,可以使用向前讀秒的計時器,憑直覺判斷容易有誤差。但盯著計時器看,好等時間一到趕快把茶倒出,也顯得太不可愛了,泡茶還要是用心,時鐘只是輔助工具而已。
精選紫砂壺泡茶不問出身看砂料
近年來紫砂壺熱度飆升,近期的多場拍賣會中都有十幾萬元、幾十萬元一把的高成交價。然而,在好茶者眼中,紫砂壺首先是發揮茶葉特質的器具。“古語有‘水為茶之母,器為茶之父’之說”,國家級高級茶藝師王添告訴渤海早報記者,紫砂壺便是器的一種,而其與茶最緊密的聯系在于砂料的品質,砂料也是紫砂壺的核心價值所在。
“偽劣砂料即使由名家手制,也只會破壞茶的滋味,而一把出自普通工藝師之手但砂料上乘的壺,卻可以為茶增色。”王添介紹說,劣質砂料制造的紫砂壺,初看很漂亮光澤度高,但仔細看會發現色澤僵硬、呆滯。在辨別時,可以先了解不同砂料的正常色澤,再進行對比。
其中,紫砂是常用砂料之一,色澤應該是紫里泛青、泛紅。紅砂的色澤應是紅而不艷。朱砂主要有三種顏色:紅中略帶黃、黃中略帶紅、紅中略帶紫。
“砂料品質有高低,但只要是天然材質就適合泡茶使用。需要注意的是,一些不良商家兜售的‘化工料’紫砂壺。”王添提醒消費者注意,化工泥是由高嶺土加石英砂、刨花水和致色金屬氧化物調制的,往往存在金屬氧化物超標等問題,可能損害人體健康。最常用的辨別方法是,將開水灌進紫砂壺內,過一會兒后將水倒出,如果是天然砂料制成的壺,能夠從壺內聞到一股泥土的腥味;如果是化工泥料壺則會散發出刺鼻的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