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泡茶時,勿將茶壺浸入水中,有些人在泡茶時,習慣在茶船內倒入沸水,以達到保溫的功效。其實這對養壺沒有起到好的效果,反而會在壺身留下不均勻的色澤。
4.每次泡完茶后,應倒掉茶渣,用熱水沖去殘留在壺身的茶湯,以保持壺里壺外的清潔。
5.壺內勿浸置茶湯。泡完茶后,務必把茶渣和茶湯都倒掉,用熱水沖淋壺里壺外,然后倒掉水分。應保持壺內干爽,絕對不可積存濕氣,如此養出來的紫砂壺,才能發出自然的光澤(俗稱包漿)。
6.把茶壺沖淋干凈后,應打開壺蓋,放在通風易干之處,等到完全陰干后再妥善收存。
7.絕對不能用洗碗精或化學洗潔劑刷洗紫砂壺,因為這樣做不僅會將壺內已吸收的茶味洗掉,甚至會刷掉茶壺外表的包漿,所以應絕對避免。
紫砂壺收藏
宜興紫砂壺制作水平檔次拉得特別開,有幾塊錢買一把的,也有幾百上千元的。歷代紫砂名人名壺、現代工藝大師的精品價格高得出格,其代價可以在廣州市內買套住房。
紫砂壺愛好者買什么檔次的壺,首先要看你的經濟實力。當代不少中青年陶藝師,他們的制作水平和藝術氣質都相當不錯,只是目前尚未成名或名氣不大,作品的價格就低得多,他們之中肯定會有些人在不久的將來會成為名家或大師,這就得看你的眼力了。玩紫砂跟收藏書畫是一個樣。有時在低檔產品中,偶而也有可能選出古拙樸實的好壺來,須知黃金本是從沙里淘出來的,關鍵還是在于你會不會“淘”了。
當我們面對紫砂壺,入目的第一感覺就是泥質,不論它是哪種泥色,都應具有純凈的溫潤感覺,看上去色澤鮮潔。壺的優劣跟泥質的高低有關。這高與低包括泥料本來的質量和燒煉的火候,過火則老,老不美觀。欠火則稚,稚沙土氣。
不過,新買的壺外表總不及用過的那么光澤,新壺通常保留著泥土的天然本色,有一股土腥味,顯得粗、燥、亮。而舊壺細、潤、柔,原因是壺內石英分子在不斷的冷熱水交替中起著變化,再加上持壺者悠悠品茗時用手摩挲,使色澤潤滑光華。
舊時有些藏壺家買了壺出錢請人家先用上幾年。制壺史上一些著名的陶藝家,他們能夠把壺“養”大之后的相貌估準,這個就是他們技藝高超之處。所見的一些傳世名壺,壺身莫不光潤古雅,藏壺家稱之為“色漿”。
選藏紫砂壺還得看制作工藝的精湛與否。壺體造型與附件的配置,它們各個方面的比例是否恰當,外輪廊線段結構上的緩沖過渡以及明暗面的技法處理,空間與實體所形成的虛實對比等。
其中壺蓋最容易暴露出工藝的優劣。明清兩代大師的作品,一般將壺蓋蓋上便能把整把壺拎起來,這代表著制壺技藝的高水平。通??谏w關系要緊密通轉、平正妥貼,圓形壺蓋的精細微妙處在于通轉不滯且準合無間隙搖晃,倒茶時無落帽之憂;方器和筋紋器的蓋子,從各個方面蓋上去,都要能和頸肩吻合。
壺的裝飾內容與壺的形體要和諧統一。一把紫砂壺佳作,除了它的形態美外,要達到形神兼備,氣質要好,有了內在氣質,才可久玩不厭,越用越有通靈之感。
結語:擁有一把好的紫砂壺是所有藏友的夢想,紫砂壺收藏與挑選有許多的技巧,我們在購買紫砂壺時一定要提前了解紫砂壺的知識,想要讓紫砂壺的價值得到提升,就必須要學會保養紫砂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