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本期嘉賓介紹
男,北京中醫藥大學博士生導師,從醫二十余年,師從于我國中醫藥學家劉渡舟教授,一直從事醫圣張仲景學術思想研究,臨床善用經方治療內科、婦科及兒科雜病,尤對脾胃病、腸道疾病、肝膽病、心臟病、糖尿病、發熱性疾病、咳喘、痛風、失眠、皮膚癢疹及婦科月經不調、帶下病、小兒發熱、厭食、消化不良等疾病有獨特療效。
擅長疾病:脾胃病,腸道疾病,肝膽病,心臟病,糖尿病,發熱性疾病,咳喘,痛風,失眠,皮膚癢疹,婦科月經不調,帶下病,小兒發熱,厭食,消化不良等疾病。
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有哪些藥酒方
(1)風濕酒Ⅰ(甲方)
藥物組成:川烏、草烏、金銀花、烏梅、甘草、大青鹽各6g。
功效:溫經散寒止痛。
主治:男性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
用法:將上藥浸于白酒250ml內,密封48小時,過濾備用。每次5ml,每日3次。
備注:高血壓病、心臟病、風濕熱、嚴重潰瘍病患者忌服。
(2)風濕酒Ⅱ(乙方)
藥物組成:川烏、草烏、紅花、烏梅、甘草各9g。
功效:溫經散寒,活絡止痛。
主治:女性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
用法:將上藥浸泡于白酒500ml內7天,過濾后備用。每次5ml,每日3次。
備注:高血壓病、心臟病、風濕熱、嚴重潰瘍病患者忌服。
(3)蘄蛇天麻酒
藥物組成:蘄蛇12g,羌活6g,紅花9g,防風3g,天麻6g,五加皮6g,當歸6g,秦艽6g,白糖90g。
功效:祛濕通絡。
主治:風濕性或類風濕性關節炎,關節疼痛等癥。
用法:將上藥粉碎成粗粉,按滲漉法制成藥酒1kg即成。每次多不能超過60g,每日2次。
(4)諸風應效酒
藥物組成:當歸、川芎、白龍、五加皮、石楠藤、僵蠶、白芍各90g,蒼術15g,白芷、苦參、何首烏、木瓜、牛膝、細辛、黃柏、知母、大楓子、薏苡仁、生地黃各9g,川烏、木香各 3g,穿山甲、紫荊皮、羌活、獨活、威靈仙、藁本、防風各4.5g。
功效:活血養血,祛風除濕,溫經散寒,通經活絡,補益肝腎。
主治:白虎歷節,一切諸風,癱瘓,寒濕痛,肢節疼痛。
用法:上藥共為粗末。好酒一壇(適量),將絹袋盛藥置于壇中,密封壇口,文武火重湯煮2 小時取出,去火毒,過3日飲之。每次5~10ml,每日3次。
(5)經驗九藤酒
藥物組成:鉤藤、紅藤、丁公藤、桑絡藤、菟絲藤、青風藤、天仙藤、陰地厥根各120g,五味子藤(即紅內消)、忍冬藤各60g。
功效:祛風除濕,通經活絡,宣痹止痛。
主治:遠年痛風及中風左癱右瘓,筋脈拘急,日夜作痛,叫呼不已等癥。
用法:將上藥細切,以無灰酒適量,用磁罐一個盛酒。其前藥真綿包裹放酒中浸之,密封罐中,不可泄氣,春秋7日,冬10日,夏5日。口服,每次30 ~50ml,每日3次。病在上,食后及臥后服;病在下,空心食前服。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江蘇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