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免疫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一、癥狀
1.急性型
兒童多見,無性別差異,起病急,發病前1~3周可有病毒感染、呼吸道感染等,有的患兒在接種疫苗后發病,患者出血較重,除皮膚可見瘀點、瘀斑外,尚可見黏膜血皰,嚴重者可有消化道、泌尿道出血,最嚴重的可發生顱內出血。癥狀在半年內可自動緩解。體征視出血的嚴重程度和部位而定,多數患者無淋巴結腫大、無肝脾大,兒童中少數可有輕度脾腫大。
2.慢性型
多見于成年女性,男女發病率之比約為1∶3,起病隱襲,出血較輕,很少出現黏膜血皰和消化道、泌尿道出血,可有鼻出血或月經過多,如反復出血可出現貧血,程度與出血一致。體征除瘀點、瘀斑外,一般無肝脾、淋巴結腫大。
二、診斷
1986年全國血栓與止血學術會議制定的標準為:
1.多次化驗血小板減少。
2.無脾大或僅輕度增大。
3.骨髓檢查示巨核細胞增多或正常,伴有成熟障礙。
4.排除繼發性血小板減少。
5.具備下列5項中任何1項:①潑尼松治療有效;②脾切除治療有效;③血小板相關抗體陽性;④PAC3陽性;⑤血小板壽命縮短。
本文由江蘇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創作,著作權屬于江蘇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