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內膜異位癥
子宮內膜異位癥簡介
正常情況下,子宮內膜覆蓋于子宮體腔面,如因某種因素,使子宮內膜在身體其他部位生長,即可成為子宮內膜異位癥。這種異位的內膜在組織學上不但有內膜的腺體,且有內膜間質圍繞;在功能上隨雌激素水平而有明顯變化,即隨月經周期而變化,但僅有部分受孕激素影響,能產生少量月經而引起種種臨床現象。患者如受孕,異位內膜可有蛻膜樣改變。這種異位內膜雖在其他組織或器官內生長,但有別于惡性腫瘤的浸潤。本病發生的高峰在30~40歲。子宮內膜異位的實際發生率遠較臨床所見為多。如在因婦科其他病行剖腹探查時及對切除的子宮附件標本仔細作病理檢查,可發現約20~25%患者有異位的子宮內膜。
子宮內膜異位癥基本知識
是否屬于醫保:醫保疾病
別名:子宮腺肌病,內在性子宮內膜異位癥
發病部位:子宮
傳染性:無傳染性
多發人群:30~40歲女性
相關癥狀:女性不孕 月經量多 性交疼痛 肚子疼 尿頻
并發疾病:痛經 性交疼痛 月經量多 不孕癥
子宮內膜異位癥診療知識
就診科室:婦科 生殖健康
治療費用:市三甲醫院約(3000-5000元)
治愈率:70%
治療周期:1-2個月
治療方法:手術治療、藥物治療
相關檢查:子宮輸卵管造影 直腸鏡檢查 解脲脲原體 抗子宮內膜抗體(EMAb) 生育鏡
相關手術:輸卵管腹腔鏡手術 剖腹探查術 盆腔粘連分離術 輸卵管卵巢粘連松解術
常用藥品:婦炎凈膠囊 痛經寶顆粒 通淋膠囊
子宮內膜異位癥去醫院必看
最佳就診時間:痛經不斷
就診時長:2個月
復診頻率/診療周期:1-2個月
就診前準備:在家洗凈外陰部,看病前要排空小便,即清楚自己末次月經的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