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型頸椎病
脊髓型頸椎病簡介
脊髓型頸椎病雖少見,但癥狀嚴重,且多以隱性侵襲的形式發展,易誤診為其他疾患而延誤治療時機,因此其在諸型中處于重要地位。由于其主要壓迫或刺激脊髓及伴行血管而出現脊髓神經的感覺、運動、反射與排便功能障礙,故稱之為脊髓型頸椎病。頸椎病包括:頸型頸椎病、神經根型頸椎病、脊髓型頸椎病、椎動脈型頸椎病、交感神經型頸椎病、食管壓迫型頸椎病。
脊髓型頸椎病基本知識
是否屬于醫保:非醫保疾病
發病部位:頸部 脊柱
傳染性:無傳染性
多發人群:中老年人
相關癥狀:頸椎變形 步態異常 共濟失調 行走踩棉花感 錐體束病損
并發疾病:暫無相關資料
脊髓型頸椎病診療知識
就診科室:骨科 神經內科
治療費用:市三甲醫院約(2000—— 10000元)
治愈率:60%
治療方法:藥物治療、手術治療
相關檢查:脊椎平片
相關手術:頸椎病前路減壓術 半開門式椎管成形術 椎管側壁切除病灶清除減壓術
脊髓型頸椎病去醫院必看
最佳就診時間:無特殊,盡快就診
就診時長:初診預留1天,復診每次預留半天
復診頻率/診療周期:門診治療:每周復診至 麻木減輕后,不適隨診。 嚴重者需入院治療步調正常后轉門診治療。
就診前準備:無特殊要求,注意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