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癱患兒常見有哪些畸形?
腦癱患者的常見疑問解答
痙攣型腦癱患兒某些肌肉處于持續收縮狀態,長時間攣縮而不能拉伸,會使關節活動受限,即為攣縮。如果發生在屈肌群時其關節就不能充分伸展,稱為屈曲攣縮,最易出現在肘、髖、膝關節以及手指關節;如發生在小腿后方的腓腸肌,會出現尖足;前臂的內收攣縮在腦癱患兒中也常見。除兩側性先天性髖關節脫臼而致的攣縮外,攣縮和畸形在嬰兒期一般不會發生。攣縮和畸形多由于運動障礙和異常姿勢未得到及時糾正,形成固定的異常模式而導致。常見的有側彎傾向的非對稱的痙攣,一側下肢較另側呈很大內旋,軀干一側短縮并伴有骨盤側斜;足內翻、跖屈伴有下肢伸展、內收,以及脊柱的后彎、側彎、尖足等重癥畸形。早期注意觀察可以看到,大多數患兒如能早期治療可以防止其惡化。
腦癱患兒在飲食上要注意什么?
腦癱患兒在飲食上應選擇營養豐富易于消化的食物。多食瘦肉、肝、蛋、新鮮蔬菜及水果,根據患兒口部功能的發展,由流食、半流食至固體事物逐漸改變質地,做到合理喂養,定時定量,防止營養不良及消化不良。
對吞咽困難的腦癱患兒,喂養時要耐心,給易于咽下的食物。必要時,可用手指向下輕撫食道,幫助吞咽;每勺食物不宜過多,以免產生嘔吐;用勺喂養時應從正前面中線位置給食物,如患兒有猛然吐舌,可以用勺壓舌,訓練合唇,取勺上的食物;用勺飲水時將杯邊放在患兒下唇上,勿放牙間,以防咬杯;若勺被咬住,不要用力拉出,應等患兒自行放松;對流口水的腦癱患兒,避免用力擦嘴,以免減低唇部敏感度,可用毛巾輕拍咽部,增強吞口水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