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早期腦癱的癥狀主要有哪些?腦癱是一種常見的疾病,通常是指在出生前到出生后一個月內由各種原因引起的非進行性腦損傷或腦發育異常所導致的中樞性運動障礙。其危害性是非常大的。很多家長都不會發現自己的孩子患了腦癱,是因為大多數的人都不了解腦癱的癥狀,就沒有給予重視。從而導致了腦癱變得更加嚴重。那么,腦癱有哪些癥狀呢?下面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
早期腦癱的癥狀:
1、智力發育障礙性癥狀
兒童腦癱患者的智力發育障礙以智力低下、多動癥、自閉癥等為典型特征,對患者進行智商測定可初步判斷其智力發育障礙的損傷程度。
2、性格障礙性癥狀
兒童腦癱患者的性格障礙特征以固執、任性、易怒、孤僻等情緒變化為主要癥狀,嚴重的甚至出現強迫、自殘或侵襲等異常行為。
3、知覺認知障礙性癥狀
兒童腦癱患者對形體的鑒別以及空間的知覺等方面存在知覺認知障礙,應引起家長的高度重視,及時發現患兒異常表現有助于早期發現疾病,以防錯失早期最佳治療時機。
4、語言障礙性癥狀
四肢癱瘓的腦癱患兒出現語言障礙的幾率較高,常以吸吮障礙、吞咽障礙、咀嚼障礙等表現為主要癥狀,患者常表現出發音不清、語言表達困難甚至失語等癥狀,導致這一病癥的原因主要與患者發聲、構音、聽覺的器官運動障礙以及智力發育遲緩等有關。
腦癱的危害:
1、情緒、行為障礙:
大多數腦癱患兒有情緒或行為異常,此與腦功能受損有關。研究表明,腦的邊緣系統特別是海馬回受損時,可引起患兒情緒異常。患兒常表現為好哭、任性、固執、孤僻、情感脆弱,易于激動等。
2、智力障礙:
約有2/3以上患兒智能落后,約1/4為重度智能落后,痙攣型四肢癱及強直型腦癱者智能更差。手足徐動型患兒智能嚴重低下者少見。
3、運動障礙:
腦癱兒都表現有程度不等的運動發育落后,如抬頭、獨坐、爬、站立、行走等粗大運動較正常兒童遲緩;抓握東西,手指的精細動作也落后于正常小兒。嚴重者雙手不會抓東西,雙腳不會行走,有點甚至不會翻身、坐起,不會站立,不會正常咀嚼和吞咽。
溫馨提示:孩子早期腦癱的癥狀主要有哪些?通過上文介紹,相信大家有了一定的了解。臨床顯示,影響母體和胎兒之間血液循環和氣體交換的原因,都可使胎兒或新生兒缺氧,發生在產前稱宮內缺氧,多數發生于產程開始后。造成新生兒窒息,如臍帶脫垂打結、臍帶繞頸、胎盤早剝等。所以,對于腦癱,大家一定要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