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身邊其實有著很多的心律不齊患者的,其實這種疾病對人們的傷害非常大的,所以一旦是發現自己患上了這種疾病,積極的治療是非常必要的,在對心律不齊進行治療的時候是有很多的事項需要我們注意的,而且還必須對心律不齊的各種癥狀有著詳細的認識,下面我們就對此作出詳細的介紹。
1、診斷
根據心律失常發作時心率、節律、起止特點、持續時間和伴隨癥狀等并結合心電圖檢查常可明確診斷,必要時可行希氏束電圖,心腔內電圖等電生理檢查。
2、臨床表現
期前收縮
又稱過早搏動(簡稱早搏),是提早出現的異位心搏。根據起搏部位不同可分為房性、房室交界區性和室性早搏。可見于正常人,往往與精神緊張和吸煙等有關;亦可見于各種心臟病、電解質紊亂、心導管檢查及服用洋地黃和奎尼丁等藥物時。輕者可有心跳間歇和停頓感,重者引起心悸、氣短、乏力和心絞痛。聽診心律不齊、第一心音增強、第二心音減弱或消失。
陣發性心動過速
陣發性心動過速系陣發出現的迅速而規律的異位心律。根據起搏點位置不同分為房性、房屋交界區性及室性陣發性心動過速。前二者統稱室上性心動過速,可見于健康人,亦見于風濕性心臟病、預激綜合征`、甲狀腺機能亢進癥及洋地黃中毒等。室性心動過速多見于嚴重而廣泛的心肌病變,也見于洋地黃和奎尼丁等藥物中毒及心導管檢查。
陣發性心動過速具有突然發作、突然終止的特點
室上性陣發性心動過速發作時多有心悸、胸悶和頭暈癥狀,除非發作時間長、頻率快或基礎心臟病較嚴重,一般較少引起顯著的血液動力學障礙。而室性陣發性心動過速者由于心排血量明顯降低,易出現心絞痛、心力衰竭、休克甚至阿一斯綜合征。體檢示心率160~220次/分。
撲動與顫動
異位節律點發出沖動時,頻率超過陣發性心動過速形成撲動和顫動。根據異位起搏點不同分為心房撲動與顫動(簡稱房撲,房顫)和心室撲動與顫動(簡稱室撲、室顫)。房撲和房顫多見于器質性心臟病,如風濕性心臟病、心肌病和冠心病等,亦見于甲狀腺機能亢進癥和洋地黃中毒等。室撲和室顫多見于急性心肌梗死、不穩定型心絞痛、嚴重低鉀血癥及洋地黃中毒等。房撲或房顫可引起心悸、胸悶等,如果發作時心室率過快或原心臟病嚴重者,可導致心絞痛、急性左心衰竭或休克。
房室傳導阻滯
系沖動在房室傳導的過程中受到阻滯。按阻滯程度可分為三度,第一度和第二度房室傳導阻滯為不完全性,第三度為完全性。房室傳導阻滯多見于冠心病、風濕性心臟病、心肌炎和洋地黃中毒等。
以上文章就是有關這方面問題的介紹,相信讀者和患者朋友一定有所了解,對您肯定也能有所幫助。在此,專家建議患者和家屬,病發原因還是要去醫院進行科學規范的檢查之后才能確定,建議盡快到正規醫院就診,以便查明原因后能夠及時針對性的治療,以免延誤最佳治療時機,給您的工作和生活帶來更大的影響。當然如果您還有其他想要了解的問題,可以點擊我們的在線咨詢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