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心律不齊患者在發病時并沒有心慌、胸悶等典型癥狀,只有在體檢時才發現心律不齊。心電圖是診斷心律不齊最常用、最重要的一項無創傷性檢查。其中心電監護與遙控心電圖既具有動態心電圖不受時間限制的特點,又能隨時記錄和檢查患者的情況,以便及時作出相應的針對措施,以積極挽救患者生命。
確診心律不齊的九大方式
1、心電圖檢查。這是最常用、最重要的一項無創傷性檢查。一些室性心律失常、房室傳導阻滯、房顫、心動過緩或過速等都可以通過心電圖來診斷。
2、食管心電圖。左心房后壁毗鄰食道,食道電極的位置就在左心房的水平,因此在食道內插入特殊的電極,可以記錄到清晰的心房電位,有助于某些特殊類型心律不齊的診斷。
3、臨床心電生理檢查。屬于有創檢查,就是將幾根多電極導管經靜脈或動脈插入,放置在心腔內不同部位記錄電活動。患者接受這項檢查多是基于以下三個目的:確診心律不齊及其類型,了解心律不齊的起源部位與發生機制;識別與治療某些心動過速;判斷預后
4、動態心電圖。即長時間心電圖記錄,英文名為Holter。就是用一種小型便攜式記錄器連續記錄患者24小時心電圖情況,患者吃飯、睡覺、上班都帶著。它能了解心律失常發作與日常活動的關系、晝夜特點等。
5、心電監護與遙控心電圖。心電監護及遙控心電圖可以長時間觀察心電圖,監測患者臨床變化,既具有動態心電圖不受時間限制的特點,又能隨時記錄和檢查患者的情況,以便及時作出相應的針對措施。多在ICU病房用于一些嚴重心律不齊、急性心肌梗死及其他危急狀態的心臟病患者,在24小時嚴密觀察下,及時發現、及時處理各種嚴重性心律不齊,以積極挽救患者生命。
6、信號平均心電圖。可能在體表記錄到標志心室肌傳導延緩所致局部心肌延遲除極的心室晚電位。心室晚電位的存在為折返形成提供了有利基礎,因而記錄到心室晚電位的病人,其室性心動過速、心室顫動和猝死發生的危險性相應增高。
7、心室晚電位。電活動在局部傳導的延緩、傳導速度的各向異性、單向阻滯以及形成局部電活動的微折返是產生心室晚電位的電生理基礎,心室晚電位振幅很小,普通心電圖無法記錄,可通過心電疊加的技術將其從體表記錄到,這種高頻低振幅的心電信號就稱為心室晚電位。心室晚電位陽性提示心肌電不穩定因素,是預測折返性室性心動過速的條件之一。
8、有創性電生理檢查。除能確診緩慢性心律失常和快速心律失常的性質外,還能在心律失常發作間歇應用程序電刺激方法判斷竇房結和房室傳導系統功能,誘發室上性和室性快速心律失常,確定心律失常起源部位,評價藥物與非藥物治療效果,以及為手術、起搏或消融治療提供必要的信息。
9、運動試驗。可能在心律失常發作間歇時誘發心律失常,因而有助于間歇發作心律失常的診斷。抗心律失常藥物(尤其是致心室內傳導減慢的藥物)治療后出現運動試驗誘發的室性心動過速,可能是藥物致心律失常作用的表現。
溫馨提示:很多潛伏的心臟疾病可誘發心律不齊的發生,所以對于心律不齊患者的診治一定要先進行全面系統的檢查,一旦發現其它潛伏的疾病,需要立即去醫院接受心專業檢查和對癥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