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免疫療法 讓乳腺癌患者多活5—10年
據統計,全球乳腺癌發病率自20世紀70年代末開始一直呈上升趨勢。據國家癌癥中心和衛生部疾病預防控制局2012年公布的2009年乳腺癌發病數據顯示:我國腫瘤登記地區乳腺癌發病率位居女性惡性腫瘤的第1位,女性乳腺癌發病率(粗率)全國合計為42.55/10萬,城市為51.91/10萬,農村為23.12/10萬。
乳腺癌已成為當前社會的重大公共衛生問題。自20世紀90年代全球乳腺癌死亡率呈現出下降趨勢;究其原因如下:
一、乳腺癌篩查工作的開展,使早期病例的比例增加;
二、乳腺癌綜合治療的開展,提高了療效。乳腺癌已成為療效最佳的實體腫瘤之一。尤其是CLS生物免疫療法的問世,使中晚期乳腺癌患者生存周期大幅度延長,癌痛迅速緩解,實現長期“帶瘤生存”。
擅長項目:長期從事腫瘤臨床工作,對肺癌、胃癌、大腸癌、肝癌、胰腺癌、膽管癌及腹膜后腫瘤等本專業常見腫瘤都有著豐富的臨床經驗,熟悉各種腫瘤治療方法。采用國際領先水平的CLS生物細胞免疫抗癌法對腫瘤患者進行有效治療,使病人生存率達到國內較高水平。
論文發表:.曾多次在《生物免疫治療》、《解剖學雜志》及其他腫瘤學科類雜志上發表論文三十余篇,并有近十篇論文被國際醫學雜志收錄。
個人簡介:吳凱,男,63歲,中共黨員,從事內科醫療實踐工作40余年。目前為蘭州大學第一醫院腫瘤生物治療中心副主任、教授;中國肺癌研究中心成員;中華醫學會肺癌診治中心專家;CLS生物細胞免疫抗癌項目主要負責人之一。
吳凱早年畢業于蘭州醫學院醫療系。2011年開始從事生物治療腫瘤方面的探討研究。提出“用自己的細胞,治療自己的癌癥”這一說法,在當時引起了陣陣躁動,實驗數據顯示,這一觀點并不是站不住腳的純理論,而是經得起實際驗證的可行方法。
吳凱教授在國家重大科研項目中心的大力支持下,聯合科學院生物研究所數十位專家,成立了CLS生物細胞免疫抗癌項目小組。針對亞洲人的獨特體質,對醫院引進的DC細胞治療癌癥技術進行了改進,確保這一方法能夠更好地治療亞洲腫瘤患者。吳凱教授等人將這一改進技術命名為“CLS生物細胞免疫抗癌法”。
自CLS生物細胞免疫抗癌法應用以來,在中國已經為上萬腫瘤患者減輕了痛苦,平均延長壽命3-5年。
主持人:乳腺癌的發病原因有哪些?
吳主任:內源性或外源性雌激素的長期刺激、致癌性RNA病毒、乳腺增生等均是乳腺癌的發病原因。當然,遺傳和家族史、營養因素、射線等因素也會導致乳腺癌的發生。
主持人:乳腺癌的臨床表現癥狀有哪些呢?
吳主任:早期乳腺癌往往無明顯表現癥狀,不易引起重視,常通過體檢或乳腺癌篩選發現。其典型體征主要有:乳腺腫塊,乳頭、乳暈異常,溢液,甚至皮膚發生改變,腋窩淋巴結腫。在此,特別提醒,一旦出現上述癥狀時必須警惕,切莫因一時疏忽而造成遺憾,及早發現,及早采取科學的治療方是有效延長患者生命的關鍵。
主持人:乳腺癌容易發生轉移嗎?該怎么治療?
吳主任:目前乳腺癌已成為死亡率極高的一種疾病,更可怕的是乳腺癌轉移,最常見的是肺轉移、骨轉移、肝轉移、腦轉移、胸膜轉移,而乳腺癌晚期則會發生多處轉移。目前治療乳腺癌轉移最好的方法當屬我院率先引進的新型生物治癌技術—CLS生物免疫療法,也是繼手術、放療和化療后發展的第四類癌癥治療方法。
主持人:生物免疫療法治療乳腺癌轉移好嗎?是什么原理呢?手術、放化療治療效果又如何呢?
吳主任:手術治療是乳腺癌患者首選方式,主要包括:乳腺癌根治術、乳腺癌擴大根治術、改良根治術、乳房單純切除術及小于全乳切除的術式等。但多數患者術后易感染、皮瓣壞死,甚至患側上肢淋巴水腫。而放化療呢,長期采用則會嚴重降低患者自身免疫力,還會帶來其他毒副作用如:惡心嘔吐、脫發、骨髓抑制等問題。生物免疫療法則不同,它主要是調動人體的天然抗癌能力,恢復機體內環境的平衡,其原理是通過提取人體抗擊腫瘤的多種關鍵免疫細胞,通過體外培養、激活、誘導、增殖,回輸到患者體內,從根本上可以改變腫瘤細胞的生長環境來抑制腫瘤的生長和增值,進而達到殺滅腫瘤和抑制腫瘤復發轉移的目的。該療法完全彌補了傳統療法手術、放化療的弊端,從而使中晚期乳腺癌患者生命周期得到延長,癌痛迅速緩解,甚至實現“帶瘤生存”。
主持人:運用生物細胞免疫治療的費用高嗎?
吳主任:生物細胞免疫治療早在2009年就已納入國家醫保報銷體系,在西部地區甘肅蘭州,運用該項技術治療的患者,醫保報銷比例最高可達80%,患者個人支付的費用較低,這大大減輕了患者的經濟負擔,同時,也說明國家對生物細胞免疫療法大力推廣的有力支持。
主持人:非常感謝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腫瘤專家吳凱主任為我們所做的關于乳腺癌臨床癥狀、轉移、如何治療及新型生物免疫技術原理等方面問題的解答。
吳主任:謝謝主持人,謝謝各位網友,祝大家健康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