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療方法?北京糖尿病治療中心教授為廣大患者解析:近年來發現,臨床資料數據顯示,有2%~3%的女性在懷孕期間會發生糖尿病,多發生于妊娠的中晚期,且多見于肥胖和高齡產婦。妊娠糖尿病患者發生早產、低體重兒、難產、巨大兒、先天畸形等的幾率明顯高于無糖尿病的孕婦的胎兒。故應該及時進行篩查,減少對孕婦和胎兒的不利因素。妊娠24~28周是篩查的最佳時期。對于孕齡大于25歲者、小于25歲但肥胖者、一級親屬中有糖尿病家族史者、有巨大胎兒分娩史者、羊水過多史者等均應進行篩查。妊娠期糖尿病患病率在逐年增長。所以,也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關注,不管是在中醫方面還是在西醫方面都有了很多治療方法。對于患者來說行之有效的治療方法是非常重要。讓我們就來看看都有那些治療方法。
1、積極控制并維持血糖代謝達到或接近正常水平
受孕前血糖水平及孕早期血糖與自然流產及胎兒畸形發生密切相關。為確保受孕前及早孕期問血糖正常,妊娠前應將血糖調整到正常水平。指導糖尿病婦女正確掌握自我血糖測定監護與處理糖尿病的知識與技術,并根據當時情況調整控制飲食,胰島素應用及注射的正確性和了解低血糖的先兆癥狀及其防治措施。
2、受孕后應做到
繼續控制與維持血糖達到或接近正常水平;鑒于孕后胎盤分泌對抗胰島素的各激素量隨孕周的進展而增加以及胰島素敏感度下降,故根據不同孕期血糖監護的結果,及時調整飲食計劃和胰島素的用量;謹慎使用一些對糖代謝有不利影響的藥物,如噻嗪類、β腎上腺素能制劑及類固醇等。
3、口服降糖藥
如甲苯磺丁脲(D860)、格列本脲(優降糖)、苯乙雙胍(降糖靈)等均能通過胎盤,導致胎兒低血糖,且文獻中有不少關于降糖藥可能致畸的報道,有些藥物穿過胎盤達胎兒與胎兒體內膽紅素爭奪蛋白結合,使膽紅素游離造成新生兒黃疸,同時雙胍類降糖藥具有導致胎兒乳酸中毒等作用,所以妊娠期不宜使用口服降糖藥,應于懷孕前停藥,改用胰島素控制血糖。
4、孕前應予系列有計劃的教育與指導
有專業的產科咨詢醫師針對每個患者的具體情況,對患者能否妊娠及妊娠前后的處理進行詳細的指導(包括有關生育、流產、早產、子代糖尿病的發生率、先天性畸形兒發生率、巨大兒及存在的血管并發癥對妊娠的不良影響等問題),使患者充分了解到孕前至孕后整個圍生期如何控制血糖及控制血糖對減少各類圍生兒并發癥發生率的重要性,并及時解除糖尿病婦女易出現的各種憂慮,同時全面評價有無血管并發癥,權衡對母兒影響和制定相應防治措施。
5、糖尿病患者血糖、尿糖控制滿意、全身情況允許
可于計劃受孕前3個月停服口服避孕藥,以工具避孕代之,其中以避孕套較佳。糖尿病已控制并維持良好者才可終止避孕,并開始測定基礎體溫,以正確了解受孕日期。
溫馨提示: 對于妊娠糖尿病一定要早發現早治療,并選擇正確的治療方式,以免加重病情導致疾病惡化,為您盡早治愈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