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圍神經損傷,平時戰時均多見。據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傷的一些統計,四肢神經傷約占外傷總數的10%,火器傷骨折中約有60%合并神經傷。四肢神經傷最多見的為尺神經、正中神經、橈神經、坐骨神經和腓總神經。上肢神經傷較多,約占60~70%。
1.牽拉損傷。如產傷等引起的臂叢損傷。
2.切割傷。如刀割傷、電鋸傷、玻璃割傷等。
3.壓迫性損傷。如骨折脫位等造成的神經受壓。
4.火器傷。如槍彈傷和彈片傷。
5.缺血性損傷。肢體缺血攣縮,神經亦受損。
6.電燒傷及放射性燒傷。
7.藥物注射性損傷及其他醫源性損傷。
周圍神經損傷常見的外傷,可以單獨發生,也可與其他組織損傷合并發生。周圍神經損傷后,受該神經支配區的運動,感覺和營養均將發生障礙。臨床上表現為肌肉癱瘓,皮膚萎縮,感覺減退或消失。閉合性損傷,如關節脫位或骨折,可擠壓或牽拉神經;骨筋膜室綜合征對神經血管的壓迫;銳利骨折端刺破和切割作用致傷神經;暴力沖擊鈍性挫傷,石膏外固定壓傷淺表神經;肢體被暴力牽拉等因素致傷神經。